超短途微度假,一天半的出游将掀起多大

在国家内循环模式下,本地游占领旅游市场已经三年,但多地疫情间断性频发,游客的出游半径再次被缩减,当“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微度假”顺势出现。

不到两天的短途出游会带给市场哪些变革?旅游企业又该如何调整,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游客的心?

旅行变短了

中午十一点起床,下午三点已经站在了精挑细选的农家小院里,等着吃大锅鱼。

受疫情影响,以本地游为代表的近距离、短时间、高频次的“微旅游”方式兴起,露营、休闲旅游等方式快速升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公开表示,疫情以来,广大游客出游的意愿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出游的距离和目的地游憩的半径都在逐渐缩短。在疫情前的年,节假日的平均游客出游距离接近公里,今年国庆节全国平均数只有公里。

北京从东到西的最远距离约为公里,公里的游玩距离,还没有横跨一个北京城。

在有限的范围内游玩,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旅游目的地获客,若没有丰富的旅游产品,游客出游预算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游客消费水平。

摄图网

举例来说,今年国庆假期,浙江省游客人均花费在元左右;湖北省接待游客数量较浙江省更多,但游客人均花费保持在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微度假以本地游客人为主,自驾游占了很大比例,但游客的需求却不减反增,偏好更加小众,体验更加深入。

这给旅游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多要求——旅游目的地及景区的服务要更加完善,除环境、餐饮、交通、购物等基础设施条件外,还需提供更多符合当下游客需求的微旅游产品。

对此,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认为,微度假目的地的旅游企业要根据游客出游特点,在经营思路上做一些调整,包括完善以住宿为核心的旅游业态,让住宿、露营、酒店等周边游业态联系的更加紧密,不能单纯地解决游客“住”的要求,还要增加更多体验活动,包括亲子玩乐、科普教育、运动健身等活动。

“微度假游客体验的时间不长,所以产品的体量不能太大,为了提升产品丰富度,经营微度假旅游产品的经营者要以家庭游、亲子游等年轻化的游客群体需求为核心,重新审视产品的组合可能性,有针对性的组合一些旅游产品,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说。

根植“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翔说,关于微度假,这是中国人发明的一个小词汇,实际上,在理论上或者国外的实践中,都把它叫做都市旅游,或者说城市休闲旅游。

城市休闲是微度假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中,又以博物馆为城市微度假主体。

摄图网

为迎接更多本地游客,很多博物馆会选择推出更多难得一见的文物展览,并举办各类活动。

成都博物馆就在国庆期间策划推出《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主题展,展示秘色瓷、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等代表性名瓷,日均接待市民游客超1万人次。

广州博物馆则举办了“红色记忆:我的国庆节手账”亲子活动,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亲子齐动手,在手账本上留下美好的回忆。

对亲子家庭游客来说,在玩乐中对孩子起到科普教育作用的文博院馆是微度假的首选,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手作体验、高水平展览与讲解服务、独特的文创产品尤其受到游客喜爱,这也是未来城市文博院馆需要重点发力的微度假方向。

受“文化+”的带动,各大旅游目的地也开始重点挖掘其文化内涵。

山海关区以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建设为龙头,将山海关古城、老龙头景区、天下第一关景区等原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海关段)。在保护历史文物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在各景区内增加各类旅游新产品,丰富供给。

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新增旅游项目“晨钟暮鼓”——早上8点30分,身穿银色铠甲的“陈将军”带领8名“士兵”登上钟鼓楼,敲响晨钟,发出城门开启的信号;在天下第一关景区西侧不远的闯关东主题文化体验馆,通过多场景实物展示,还原了当年的历史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休闲是微度假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乡村与近郊也正是城市人微度假的首选,而为吸引游客,以乡村旅游中为首的露营开始寻求更多可能性。

“露营+”“民宿+”,微度假释放乡村活力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曾表示,这两年京郊微度假的最大变化就是民宿的兴起。从最早的京郊农家乐、民俗户到今天的民宿,随着需求的发展,这个新业态也一步步提升起来,发展非常快,目前还出现了第三代精品民宿和第四代乡村酒店。

摄图网

以上海崇明区为例,因崇明区东滩鸟类保护区提名世界自然遗产而备受游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13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