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为什么大家都来景德镇

谈起景德镇,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是古老的“瓷都”;但你是否知道,在景德镇一个新兴的、多元的、国际化的艺术社区正在兴起,围绕着陶瓷艺术、但又不仅限于陶瓷艺术,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正云集于此。景德镇究竟有什么魔力吸引了他们呢?

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的一座柴烧开窑了!许多相熟的艺术家纷纷赶来,共享这次“盛会”。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技艺,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制陶瓷器物,烧窑难度相当高,作品往往呈现出古拙自然的质感、层次丰富的色彩,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这张照片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照片里的艺术家们都不是景德镇本地人,他们在这里的汇聚也交织着偶然与必然。

劳作和理想主义的结合,这就是景德镇

没有问我会不会画画,东子直接递给我一个碗的坯子、笔和装着青花原料的小碟,“你也画吧。”她说。

东子出生在北京,年美术院校毕业后,年创立了北京第一家陶艺艺术中心。此后就开始了她候鸟般的生活,去法国、去西班牙、去大理、去成都……她在各处生活、画画、制陶、办展、出书……而现在,她在景德镇。

如果是在大理,东子会和朋友爬山、赶集、泡温泉,那是种消费的状态;如果是在北京,东子会在展览现场和别人聊艺术,那是种交际的状态;而在景德镇,她享受的是劳作的状态。

我们面前的桌上拥挤而丰富地堆着拉坯的木转盘,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器皿,旁边是烧瓷的气窑。坐在我面前的东子,是一个专注而高效的劳作者。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她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美妙的青花图案迅速地从一个一个碗上蹦出来,与图案一同出现的是“云白水长”、“我养的植物叫自己”这样一些柔软的词句,与此同时“景德镇是劳作者的乐园”、“劳作是应该被赞美的”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同时从东子嘴里蹦出来,鲜活而又理直气壮。

景德镇有着多年的制瓷历史,陶瓷制品在唐代就已声名在外,自唐高祖武德年间下诏“制器进御”起,景德镇的瓷器不论是作为皇家贡品还是出口海外的珍玩,一直备受推崇。景德镇陶瓷业的辉煌,主要可以归功于两个因素:一是这里接纳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特别是北方战乱时期,这里庇佑了许多从北方迁移而来的匠人,南北方制瓷的各道工序在这里不停地发展、融合。直到今天,景德镇还保留着手工制瓷最完整的工序、最精湛的技艺。第二个因素要归因于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现在国际瓷业黏土的通用名称高岭土,就是来源于景德镇浮梁县高岭村,这里是最早使用高岭土烧制瓷器的地方,出产的高岭土是一种质地极纯的优质高岭土矿,因为含铁量极低,是配制高级细瓷坯和釉的最好原料。因为有这样优质的瓷土资源,才造就了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而历经一千多年的开采,景德镇的高岭土资源已近枯竭,年3月5日,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景德镇因为高岭土资源枯竭赫然在列。

工作室里响着马友友的大提琴,那是邵科放的。他是本地人,年就在景德镇雕塑瓷厂里经营起类似民宿的工作室“乌托邦”,接待国内外的艺术家,后来又把工作室搬到了自家房里。东子在劳作的时候,我和几位来自外地的艺术家在楼顶上围坐在一起,一杯一杯地喝着邵科泡的茶。四周是一栋一栋千篇一律的老式单元楼房,在“水泥丛林”包围下我们聊的却是书籍、音乐、自由、艺术……这样一些美好的词汇。天黑了,邵科在火盆里生起火来。后来每个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的时候,邵科都会生火,不全是因为天气潮湿,那是心里的火,燃烧的是友情和梦想。

上面两个场景,劳作和理想主义的结合,这就是景德镇。

这些来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以及创业的年轻人,现在往往被人们称为“景漂”。“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自古就有流动的特性,只不过之前的流动多局限于周边的几个县城,而现在人们则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是漂洋过海。据不完全统计,在景德镇直接或间接从事与陶瓷相关工作的30万人中,“景漂”数量达到2万—3万人,其中外籍人士约人左右。“景漂”是一个从“北漂”延续而来的词,与“沪漂”、“深漂”等“漂”相比,“北漂”似乎更多了一份朝圣的意味——人们怀揣着各式的职业梦想到北京工作,寻找机会,以期获得成功,似乎在北京获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在其他地方不过是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已。在中国艺术界,绘画、雕塑、摄影等要想获得认可,一定要在北京搞过展览(个展)才行,但陶瓷工艺美术品要获得认可,却必须要到景德镇来。所以那些对陶瓷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那些真正想把陶瓷作为一种毕生职业追求的人,就“漂”到景德镇来了。但在和许多“景漂”聊过之后,我发现他们中有些人并不认同这个称谓。他们说,“漂”意味着生活状态的不安定与动荡,也指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他们在景德镇的生活既不辛酸也不悲壮,他们在这里是一种很安定的、欣欣向荣的、与这个地方命脉相连的感觉。

直到今天,景德镇还保留着手工制瓷最完整的工序、最精湛的技艺。

支撑着个体或一个群体与某个地方联结的,有情感、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景德镇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里不仅适于生活,也非常适于劳作。除了生活成本低,有好的艺术交流氛围,多元、包容之外,聊起景德镇与丽江、大理等同样国际化、艺术化的城市的不同,大家总结了最重要一点:在这里,你的劳作能通过市场得到回报!

首先,除了作为日用器皿,陶瓷可以与绘画、雕塑、首饰等各种形式相结合,这为陶瓷外围产品的延伸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自由度,也就是说你的创意和劳动发挥空间很大,可以转换为市场上门类繁多的不同商品。其次,这里丰富的资源及本地工匠所提供的服务,又为创作提供了便利:景德镇有与做陶瓷相关的所有物质资源和工具,各道工序分得细而全,你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过程;也可以只有想法,通过与匠人师傅合作完成整个工序,能找到这么多世界一流的手工艺传承人为你服务,在景德镇外的其他地方完全是不可想象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其他艺术形式大多由西方主导不同,在陶瓷的国际艺术市场上,中国有绝对的话语权。千年窑火未断的景德镇因此也居于中心与开放的地位,而非边缘与隐居的状态,在这里艺术与市场接轨得非常紧密。

景德镇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地方,人们在把新的想法与经验带给它时,更能从它这里汲取更多的养分与灵感。这里的生活态度不是嬉皮士式的玩乐,不是乌托邦式的浪漫,不是田园隐居式的逍遥,不是世俗化的消费。在这里,人们享受的不仅是生活的状态,更是工作的状态。

景德镇整座城市的兴衰荣辱都被陶瓷操控着。建国初期,江西省出口创汇99%来自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国营十大瓷厂解体前,景德镇人口占全省的3%,上缴的税收却占全省的20%;90年代中期,国营瓷厂解体后,景德镇涌现出大量小作坊式陶瓷生产、销售机构,导致景德镇的品牌价值不断下跌;到年,景德镇开启了陶瓷的复兴之路。到今天,景德镇逐步形成了包容、开放,融高科技陶瓷、建筑陶瓷、日用、艺术陶瓷等为一体的大陶瓷格局。现在的景德镇,既有“接地气”的以生产仿古瓷、日用瓷为主的街边作坊;也有展卖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陶艺作品的“高大上”展馆。

“接地气”的以生产仿古瓷、日用瓷为主的街边作坊

目的不一样、每个人对景德镇的理解也不一样,但大家都来了

景德镇有很多外来艺术家,有的像候鸟一样每年都来,有的待了超过10年。

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他乐此不疲地多次来到景德镇,说这里是中国的巴塞尔(瑞士巴塞尔被誉为世界艺术的中心)。

都是以手工制作为基础,景德镇做陶瓷的人们却有各种派别,有“传承派”、“大师派”、“学院派”等,而最根本的就是工艺和艺术的区别。总体来说,传统的陶艺作品创新较少,讲究技术与工艺,注重复制和延续。而无论是受过系统美术教育的学院派,还是把陶瓷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的半路出家的艺术家,都更偏重创新和个人意识的表达。同是对瓷瓶进行手绘,工匠绘制图案时,更多考虑的是适应批量生产而注重的可复制性和可延续性;而艺术家更希望通过绘制瓷瓶,展示自己的艺术风格。

图为从年起在微博上“火”了的大V“老树画画”——艺术家刘树勇,在绘制瓷瓶。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伯舒,想在陶瓷上有所创作,于是不顾自己80多岁的高龄坚定地来到景德镇,他认为,陶瓷就必须到瓷都圣地去创作。

很多中国艺术家是到景德镇后才转向做与陶瓷有关艺术的。释了禅原本是画国画的,现在画瓷板画。他是东北人,高壮,光头,穿中式的布衫,说话不紧不慢,像他的个头一样稳重。“有人说,一流的画家不会来景德镇画瓷板画,只有二流三流的画家才来。”释了禅开着一辆很大的车,这样方便运输他的大幅作品,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和他聊天,态度礼貌,但问题有些尖锐。“从事国画、书法等艺术的人,能混出声望被人认知的不多,而瓷器则帮助画家开拓了另一个市场。知名的艺术家如艾未未、方力钧等的陶瓷创作,虽然只是偶尔的尝试,但能引发人们的







































哪家医院白癜风好治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xs/79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