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八百
文物是文明、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是一个民族的名片。热爱文物,就是热爱民族文化和对先人的尊敬。
文物普查既是文物工作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文物管理的必要前提,更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建立文物调查和登录制度,是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护文物、加强文化遗产管理而普遍采用的手段。
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六十余年来,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年10月开始,年12月结束(普查的标准时点是年12月31日24时),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国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政府主导、文博单位为中坚和骨干、全社会参与的国家行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可移动文物普查,支持可移动文物普查,现连载题,涵盖普查基本要求,历史、民族基础知识,可移动文物知识等,是一部了解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简明知识读本,现献给广大读者。
、宋代著名的青瓷窑口有些?
答:有汝窑、官窑、龙泉窑、哥窑、钧窑、耀州窑等。
、景德镇窑何时成为瓷业中心?
答:自明代起,景德镇瓷业发展进入黄金期。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性瓷业中心。清代景德镇依代表然保持着中国制瓷中心一瓷都的地位。
、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诗句,赞美的是座瓷窑?
答:赞美的是宋代钩窑。
、瓷器在何时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代表窑口有哪些?
答: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在唐代就已形成。南方青瓷以越窑为最高水平,北方白瓷以邢窑为代表。
、我国白瓷最早出现在何时?
答:考古资料证实我国白瓷最早出现在北齐。
、最能表现盛唐气象的陶瓷艺术品是什么?产地在何处?
答:最能表现盛唐气象的陶瓷艺术品是“唐三彩”。产地在西安、洛阳。
、唐代瓷器的最大发明是什么?
答:唐代瓷器的最大发明是出现了釉下彩。
、什么是青花瓷?
答:青花瓷器用钴料先在胎体上绘画花纹,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呈现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器。
、明朝景泰年间的什么器物最有名?
答:珐琅彩器物最有名,被称之为“景泰蓝”。
、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什么?
答: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层次多,画面满而又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