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它们代表的不止是一段特别的历史
大
英
博
物
馆
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
说到大英博物馆,馆藏之丰富是让人不得不膜拜的,但是它的馆藏珍品来源却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的内心非常矛盾。例如,大英博物馆内的木乃伊藏品是除去埃及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那么来源自然不言而喻。而说到馆藏的中国国宝,就更让人不由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跨越国界,我看一下那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景泰蓝瓷坛
可能来自于中国北京
明代,宣德年间(公元-年)
33号展厅
坛身和坛盖有明显的龙和御印的装饰
中国明代的工匠采用拜占庭工匠的景泰蓝制作技巧,并于15世纪早期改进了这项技术。通过瓷坛颈部的题字,可以看出这个瓷坛是御用匠师们为宣德皇帝打造的。明代景德镇的工匠们制作的青花瓷,其形状和装饰与皇家工厂出品的瓷器一模一样。
宣德皇帝很可能下令在紫禁城内使用这种瓷坛。色彩亮丽的景泰蓝瓷器在宫廷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像这样有盖的景泰蓝瓷坛,一个在大英博物馆中,另一个则是私人收藏。
景泰蓝瓷器的制作耗时且费用高昂。工匠用金属丝在青铜器皿上勾勒出矫健的龙和云纹后,再用玻璃浆填充。用景泰蓝工艺标记的六字标识,是宣德瓷器的特征。
大维德花瓶
来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
元朝,公元年
95号展厅
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它们是为道观祭坛而造的,其价值在于龙纹上方、瓶颈一侧的注明了日期的铭文。这也许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刻有铭文的青花瓷。
铭文记录着,公元年一位来自玉山县名叫张文进的男子将这一对花瓶和一个香炉(下落不明)赠送给位于星源(现在的婺源县)的一间道观。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距离景德镇东南部公里,这对花瓶就产自玉山县。
这段铭文证明了,早在公元年青花瓷就已在景德镇生产。最初花瓶的形状仿青铜器。在象头形状的瓶耳上附有瓷环。
瓷器最早于公元年左右产自中国。这种将普通粘土巧妙地制作成精美物品的制陶术吸引了历史各个阶段的人们和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这些制作精美的瓷器在当时是为皇宫、国内市场而造,或用于出口的。中国的制陶术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这对花瓶为大维德爵士(SirPercivalDavid,公元-年)所有。他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瓷器私人藏品。
乾隆玉璧来自中国
商朝,约公元前-年33号展厅
玉璧上有乾隆皇帝的题诗。
乾隆皇帝(公元-年在位)是古物的大收藏家。他设法获得了许多著名的古画、青铜制品、瓷器和玉器作为皇室收藏。他对古物收藏的喜好导致一些行家将他们珍贵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副本,这样他们的原作就有可能得以保存。
乾隆皇帝不仅想要拥有这些物品,他还想将自己的玉玺印在其上,或者在这些物品上题诗或批注。他经常在绘画作品上这样做,他还在特殊的瓷器和玉器上也刻上自己的想法。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拥有玉器最多的人。他的玉器收藏涵盖了这种珍贵材料的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件玉璧圆环或圆盘可以追溯至商朝(约公元前-年)。乾隆皇帝在他的题词上说,他的诗词构思来自于玉璧精美的形态和所用玉石的质地。
鸟纹抱月瓶
来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
清朝,雍正年间,公元-年
95号展厅
抱月瓶的瓶身扁平、圆润,瓶颈呈管状,瓶耳为卷形云朵。这种设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与为永乐皇帝(公元-年)于景德镇首次制作的瓷制扁壶有关,但其颜色的描绘和工艺技术是在雍正年间得以革新的。
在抱月瓶的一面,两只白头翁(字面意思为白头发的老人)鸟站在白色和粉色花枝的枝头。在抱月瓶的另一面,一对白色的鸟栖息在不同的开花树上,一对蝴蝶则在蓝紫色的翠菊上震动着双翅。图画的细部描绘非常美妙,反映了这件物品是由宫廷委托,在景德镇的御窑制作的。每一簇树叶都由四种不同的绿色阴影构成,盛开花朵的阴影也勾勒得非常巧妙。
新的色彩采用了新的上色方法,包括翠菊的描绘运用了取代釉下青的青珐琅,鸟翅的描绘运用了白珐琅,鸟腿和鸟嘴用了深褐色。白头翁鸟形成一幅画谜(画中的视觉双关语,代表了字词或部分字词),寓意白头富贵(白发老人拥有财富和得到尊重)。
20件龙纹琉璃
来自中国山西省
明朝,公元-1年
这些琉璃曾是中国北部山西省的寺庙建筑屋脊上的装饰品。它们是一组琉璃制品的一部分。建造者将它们排成两行,一行由黄龙组成,一行由蓝龙组成。如今每个檐壁上由五块瓦片组成,上面铸造着三爪龙,并饰有花纹,包括莲花和牡丹。
龙是吉祥如意和皇权的象征,但是传统上认为它控制着供水系统。跟雨和水连在一起,龙的图案给人一种防火的感觉。这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建筑主要是用木头搭建的。
颜色和设计也反应了中国人对于阴阳相互调和的信仰,阴阳即事物相反的两面,如光明和黑暗。黄色的(阳)龙朝南放置在一个屋脊上,蓝色的(阴)龙则朝北放置。
20世纪早期,在中国最后一个皇朝覆灭的混乱期间,琉璃从原址移走了,最终作为壁板受到了保护。一些琉璃遗失了,一些则损坏了,造成了当时设计的小缺口。
中国
具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
自古至今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
为后世传留下浩如烟海
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化身
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与印证
追溯文物
不仅仅意味着保留一段珍贵的历史见证
更代表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和华夏民族的进步
END
文字、图片:源自网络
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