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景德镇瓷器审美特征
宋代瓷器前承唐及唐以前文化,后启明清,远涉西欧,播传广泛。在于它能顺应人类需求设计营构,所以观察它的形态,就能洞见其中的文化人性、心理与生活方式调和下的语意,这语意物化成的符号,携着一种特有的情态和精神之光,穿越时空,给现代人的启示很多。
宋代士大夫在绘画上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摹,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趋于平淡素雅,天真清新的风格从唐诗与宋词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宋代没有轻裘长剑、少年英杰、醉卧沙场的气魄,而多了些红烛美酒、闲云野鹤。这种审美情趣反映在对宋瓷釉色上的追求,“雨过天晴”、“如冰似玉”。
炒米黄釉花口小碟
炒米黄釉小杯
宋代的这种时代风尚,深刻影响了宋代陶瓷的风格。宋代瓷器一反唐代的丰满华丽,在总体上都有一种“雅”化的审美风格,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宋代的五大名窑和耀州窑、越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等,都是如此。作为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更是呈现出独有的审美风格:沉静素雅而风姿卓绝,意蕴隽永而莹润如玉。
宋代景德镇窑瓷器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体现:
1、从胎质来看,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胎骨较轻薄而洁白,透光性较强,更具通透感。且胎骨极薄,造型轻巧。
青白瓷小执壶
青白瓷盖罐
2、从釉色来看晶莹通透,景德镇青白瓷是在洁白无瑕的胎体上罩以淡淡的青白釉,釉面犹如磨光后的白玉闪烁着清亮的淡青色的光泽。青白釉在化学组成上属重石灰釉,钙含量很高,器物在入窑焙烧后积釉处呈水绿色,呈现温润如玉的风姿。这种温润如玉的美,满足了宋人追求玉质美的心理需要。胎体轻薄的青白瓷,尤其是其中的薄胎制品往往能透过光照而映现纹饰之美的奇妙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奇妙的感受。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光影互现,令人称绝。
青白瓷花口碗青白瓷粉盒
3、从装饰技法来看,有刻花、划花、篦划、印花、堆贴、镂雕等多种技法。刻花多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所谓“半刀泥”法刻成,其间还多辅之以篦划(点)纹,以增加纹样的质感,突出花纹图案;划花以纤细而尖锐的工具划出纹饰,印花装饰均为阳纹,大多印于碗盘之内或盒盖面。
青白瓷碗
印花
4、从纹饰来看,常见的有婴戏、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莲瓣纹、菊瓣纹、石榴花、芙蓉花、栀子花、萱草、兰草、海浪纹、云龙纹、龙穿缠枝花、凤穿牡丹花、狮、龟、鱼、鹅、鸭等纹饰。纹样中最具特色的是娃娃纹,多刻于碗内壁,也有划于碗外壁的。娃娃有二至四个不等,最难得的是刻划四个娃娃纹,样的,这些娃娃均为赤身裸体攀爬于缠枝莲纹内或游戏于水中,天真活泼,童趣、童真漾溢其中,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天真纯朴的美。
缠枝纹碗
5、从造型来看,以秀丽挺拔为特色,吸收了金银器的特点,而加以创造,使器物形制明显地带有仿金银器的某些特征。如瓜棱形的壶身、细长弯曲的壶流、盘口的折沿,碗、盘、碟等口部多用花口或在内壁饰五至六条凸起的出筋纹、以及轻巧玲珑的造型、清雅秀美的纹样、莹润恬静的釉色相结合,使器物呈现一种秀美优雅的风韵。
青白瓷器座
青白瓷瓜棱形执壶
总之,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十分突出地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雅韵、雅趣、雅意的审美风格。这种“雅”,是以“尚玉”为意蕴,以秀挺俏丽为造型,以“笔简而意足”的装饰技巧和风雅的纹样而表现出的一种清新幽雅的装饰美,是以“尚青”而表现出的一种“颜色比琼玖”的雅致的色彩美,是以适应皇室和文人士大夫悦意悦情的精致生活需要而表现出的一种典雅的功能美,与更多地为满足商贸、大众的日常生活需要而表现出的“俗”化意味相互辉映,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凝聚了宋人独特的时代精神、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