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励志史ldquo模仿rdq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奥古斯都二世王宫,茨温格宫展厅内景(资料图)

航海贸易时代,欧洲有位波兰国王格外痴迷中国瓷器,“买买买”已经是日常操作,如果买不了就换。

为了能收藏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愿意用名骑兵去交换,导致这个兵团被后人称为“瓷器兵团”。

而这批瓷器也被喊成“龙骑兵瓶”,至今被收藏在德国茨温格宫中的瓷器走廊里。

德国贵族的炫富常态:施瓦兹堡-桑德豪森的伊丽莎白-阿尔伯丁公主也于年在阿恩施塔特宫设立瓷器陈列室

这位国王叫奥古斯都二世,一生收藏了件瓷器。

这么多瓷器也不全为了实用,还得肩负起“炫富”功能:宫殿里每根柱子旁放一个青花瓷缸、桌子上都必须摆满大大小小瓷器,实在没地方了就上墙,不管有没有密集恐惧症,都列队摆满。

这波操作原因很简单,瓷器在当时的欧洲被称为“白金”,而奥古斯都二世就是想实力炫富。

“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

为什么要介绍这位瓷器狂热粉丝?

因为他串起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的关键点。

从中国景德镇外销瓷的紧俏,到德国发现真正瓷器秘方模仿中国瓷器风格,再到梅森瓷厂影响了欧洲瓷器发展,最后又由欧洲人将梅森瓷器样品拿到景德镇或广州来定制。

如此循环,就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所说:“从展览可以看到瓷器在各个时间段和空间都有发展和联动,它们和而不同、共同发展。”

本次大展共呈现中国景德镇的精品瓷、中国外销瓷中的典型器、以及日本瓷、德国梅森瓷器等精品瓷器75组,件。其中来自德国陶瓷博物馆、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精品文物件,江西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精品文物36件。

由于茶叶、丝绸重量较小,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瓷器往往被放置在帆船底部,用来“压箱底”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特别在现场进行情境复原,分为“中国瓷器的传播”、“欧洲的瓷器热”、“欧洲瓷器的产生及影响”以及“两个瓷都的碰撞”展区。

并将文物置于“克拉克瓷”、“骑兵换瓷器”、“伯特格尔与白色金子”三个故事场景中,勾勒出三百多年来瓷器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共享”模式。

外销瓷的“霸主”

徽派建筑外形与瓷器相得益彰

进入第一展厅会看到两种不风格的布展方式,入口处以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展厅结尾处是日系建筑。这么布展是因为将日本逐渐成为瓷器第二海外贸易市场的背景做铺垫。

中国瓷器最早诞生在6世纪初,宋代(10世纪)开始渐成为外销的主要货物,而景德镇瓷业生产一直是官窑占据统治地位。

明代沿袭和继承并发展了前代从各地名窑给宫廷制造和供奉瓷器的做法,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门给皇宫制造和供奉瓷器。其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识、严格的管理制度、精致化的分工与协作,让中国陶瓷行业有了质的飞跃。

明清时期,官窑如何走向御窑?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1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