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色作品第十三款洒蓝不倒杯及景德

 

此款不倒杯,采用景德镇本土高白泥全手工拉坯成型,后多遍上雪花蓝,即洒蓝釉,高温度烧制而成。不倒杯造型属御色设计师原创,杯底直径小,重心集于一点,有笑面佛不倒之意,蕴含了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洒蓝也是以钴为着色剂的一种蓝釉,制作工艺与蓝釉不同,却与青花有共同之处,只是青花以钴料作画,洒蓝则是将钴料吹于坯上,其装饰效果,取决于钴料吹于坯上的形状。如果是星星点点地吹于坯上,则形成洒蓝的装饰效果。

洒蓝釉成熟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厂遗址曾出土宣德洒蓝釉碎片,观其釉色,似为实验器,说明宣德时开始创新这种釉色。星星点点的钴料融于透明釉中,极类釉中包裹着朵朵雪花,故也被称为“雪花蓝”、“鱼子蓝”。

明代宣德洒蓝釉完整传世器物仅见一种钵形碗,高为12.5厘米左右,口径26厘米左右,现知传世有4件,国内首都博物馆存1件,其余3件流散国外,均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款,当是宫中流出之物。

  清康熙时,洒蓝釉又恢复了生产,《南窑笔记》称其为“吹青”,并认为是清初新制,实制上当为仿宣德的产品。康熙洒蓝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的。康熙以后历代均有洒蓝釉瓷器生产,仿康熙洒蓝的也不少。

鉴定时要注意各时代的造型胎釉产,仿康熙洒蓝金彩容易脱落,常有后世金彩脱落后描金复烧的,一定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描金的痕迹。现代仿品金彩是用金水烧的,呈色比康熙金彩艳丽,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附:景德镇的历史故事

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国东南境,秦属九江郡番县,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为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昌南”,汉易名“新平”,辖于江州,唐天宝元年(公元年)更名“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公元年)定名“景德镇”,辖于浮梁县。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随后从浮梁县分出,置景德镇市,年,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成为市郊区。年7月,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原波阳县(即鄱阳县)的鲇鱼山乡和荷塘垦殖场同时划属景德镇。年10月,浮梁县恢复建制。年9月,乐平县被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清乾隆之后,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景瓷生产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明显萎缩状态。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战事频繁,政局动荡,外贸入侵,市场缩小,景瓷生产也受到严重摧残。延续多年之久的御器厂也寿终正寝。中华民国时期的年,浮梁县治从旧城(今浮梁县)迁至景德镇。年~年景德镇曾一度称市。年—年中国共产党曾在景德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年,中国国民党政府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重新合作,于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年4月29日,景德镇和浮梁县的政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景德镇与县划开建市。5月4日成立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赣东北行署、乐平专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年,浮梁县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入市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乐平县划属市辖,并将波阳县属的鱼山、荷塘两个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辖。年,市辖乐平县和珠山、昌江、鹅湖、蛟潭四个区。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制,撤销鹅湖、蛟潭两区。年9月,乐平县撤县建市(县级市)。年,景德镇市辖乐平市、浮梁县和珠山、昌江两区。









































瀹剁剻椋熻氨鐐庣儹鐨勫瀛e氨鐢ㄥ畠鏉ヤ唬鏇挎櫄椁?
瀹剁剻椋熻氨鐐庣儹鐨勫瀛e氨鐢ㄥ畠鏉ヤ唬鏇挎櫄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zx/16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