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行驴行景德镇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故事

当我的双脚终于踏进这座城市时,竟觉得突兀起来,抬头仰望,一声叹息,且收拾凌乱的心情,欣赏这城市的美妙之处吧活动的名称叫——暖冬浪漫之约。

冬日的夜晚略显萧索,人群稀疏,尽管灯火辉煌,却掩不住这个城市些许的落寞之情,也许更多的是我心底的落寞吧。

看着形色匆匆的人群,相形之下,我的脚步是这般的悠然自得。

当我的双脚终于踏进这座城市时,竟觉得突兀起来,抬头仰望,一声叹息,且收拾凌乱的心情,欣赏这城市的美妙之处吧。

朋友说住在广场附近,很适合将这个城市的独特夜景收揽心中。但是车途的疲惫让我只想先与周公约会,而且第二天的登山计划让我毫无勇气再去熬得半夜文艺之情,品尝完当地味美的饺子粑,赶紧回到宾馆洗漱完毕,幽会周公去了。

第二天一早,早早醒来,满心期待这一天的行程。

早上8点,大巴车停在昌江广场,初入陌生人群,我些许拘谨,由于报名稍晚,原本我可能没有座位的,他们却热心的给了我前排的好位置,看着他们谈笑风生,甚是热闹。大家以网名相称,或许多数人都是不知道彼此真实姓名的,在这里,没有对名字、地位、职业的认知,有的只是对户外运动的共同热爱。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眼望去是倒退的山水,犹如一部电影的光影变幻,大家欢乐的唱着歌,老顽童是个中年大叔,有着一副好嗓子,在车上给大家唱着深情的歌;黑斯文戴着红色的运动帽,叽叽喳喳很是活跃,展示着生命的活力;胖大海是个大嗓门,却那样委婉的唱着美酒加咖啡……如此一路,车内车外均是美不胜收。

在一路歌声一路欢笑中,我们的车到达了高岭,这次的户外登山运动至此正式拉开序幕。

千年古木矗立眼前甚为壮观,高岭土成就了高嶺的名声,或者说是瓷器成全了高岭今天的闻名,驴友给我说关于高岭土被发现的传说,似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故事。

也许是初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兴奋之情难掩,大家均背负行囊,仅我空手悠哉,原因是老浮同志对我的信心太低,只盼我不半途而废已是万幸,食物等均附于他肩上,小瞧我呢。

初,山路虽不见宽阔,也算利索,尚不为陡峭,我走在人群中间,听老驴们给我介绍路中旧驿站、碑文等,煞是有趣,可能缘于此行女同胞偏多的现实,行程安排并不紧张,一路说笑、拍照,走走停停,并不觉累。重在运动,我是新驴,又外来驴,自然对新景好奇而流连,难免在正痴迷间恍然醒来,又小跑上前,倒也是乐趣。

山上多是参天大树,想来此山定有许多历史了。偶尔看见路边的石碑,上面的碑文已被雨水冲刷的看不清字迹。许是我终究来的晚了些,满山的枫叶已是枯黄,进入一片枫树林,满地落叶,大家立刻兴奋起来,坐在地上作短暂休息,胡乱洒着落叶,似乎要享受一场叶子的洗礼,那样的快乐。

中途还有一个歇脚的简陋驿站,当然只是一个石头堆砌的小屋,里面躺着两棵大树供人坐上片刻,从树干表面可以看得出曾经有多少人曾在此停留,更美妙的是驿站的后门口有一个山泉水的出口,有心人将一段削好的竹片垫在山沿上,泉水源源不断的流下来,大家装满自己的旅行水壶,准备继续出发,我也忍不住把脑袋伸上前去,且尝尝这天然的泉水,感觉很美妙。

最艰难的一段是五花尖,山路变的陡峭,且荆棘满布,但是有泉水叮咚和清脆的鸟叫声,满上都是野果,野草莓,红红的,吃一口酸酸的;山枣,有点涩;甚至还有不知是松鼠还是老鼠挖出来的野百合。间或还有不远处传来的伐木声,我渐入疲惫,脚步越走越慢,期间由于只顾赶路,走偏了路线,继续朝前也可以到达目的地,但道路更加艰苦,领队终究决定返回一段路,走稍微平坦的路,这让人有些泄气,而长期缺少运动让我此刻更觉腿疼脚酸,终究又走到了后面,以至于等我赶上大部队,大家已经开火吃饭了。大家在一片空地上居然生起简易炉子,把各自带的食物加热,热火朝天的在一起享受别样的美味。

接下来是下山的路了,我迅速的吃点东西,决定和老浮一起提前走,下山似乎更考验脚力,就在我几乎要歇下来的时候,遇到一伐木老伯,正扛着一颗大树杆下山来,我想让开路来,可山路实在是窄,于是我只能加快脚步,走在他前面,于是也就聊起天来,他一听我来自安徽,就忍不住说起婺源原来也是安徽的,他也算是安徽的,便亲切起来,一路听他絮叨江西和安徽的传说,竟不觉得下山难了,至于老伯讲的传说究竟说了啥我也没听明白几分。

我们最早到达石城观景台,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等大部队都到达此处,我们已经到达有20多分钟了,我有些许得意。

白墙灰瓦的徽式建筑在群山围绕中更见古色古香,参差错落,观景台所在的位置更多的是为了方便摄影爱好者的取景,整个村庄尽收眼底,一派古朴静谧的景象,但是遗憾的是,驴友们告诉我村中的袅袅云烟多数时间已非自然景观,而是人文景观了,但这似乎并没有真正影响石城的美,坐在岩石上,看着不远处的村庄,想象着生活其中的人们仿佛画中,有点不那么真实。

很快的我们在岩石缝间下到观景台西侧,抬头一看才发现刚才是从山上下来不觉观景台很高,此刻才见已是几百米高,且整个观景台是借助岩石开发出来的,附近的山也多是岩石构成的。

在村里转了一圈,特别的是,这里的人们晒了许多南瓜,切成一圈圈的,挂在竹竿上或者篱笆上,也成为了一种风景,还有在房屋的前沿搭出木头架子,抬头便见上面放着好几个大筛子,晒着五谷杂粮。在村巷中穿梭,很有浓厚的人间烟火的味道。令人惊讶的是遇见两个小孩,估计是小兄妹,脸上都是泥和灰,许是这里人来人往惯了,也不怕生,沙迹抬起相机给这对小兄妹来了张特写,接下来小孩的话让我很是诧异,“给我钱”,那么坦荡和理所当然,我们有点傻愣住,轻声问“拍照要钱啊”,小孩只是重复说了声“给我钱”,我们木讷讷的往前走了,小孩似乎也习以为常站在原地也不看我们,继续他们的下一次守候。

这里被发现的时间并不长,我有时候会想,当群山将此地隐藏的时候,静静躺在这里的村庄是否会比较安详,而不似今天常常被打扰,而村庄究竟是喜欢静还是热闹的呢,只有生活这里的老人们才真正懂得吧。

从石城出来已是下午2点多,五个小时的行程在老驴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新驴我已是考验,出于时间上的安排,最终还是让大巴车将我们直接送到菊径村,有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说的大概就是菊径村吧,大家纷纷登到半山腰去俯瞰整个村庄,四周环水,青砖灰瓦,原来画中景不是想象,源于现实。小河流静静的流淌,有几只白鹅在水面上悠闲地享受着下午时光。

在菊径村耽误片刻一天的行程就此暂时告一段落,回到市区天已经黑了,驴友们坐在一起聚餐,气氛甚是美好,我是外来终究是客,他们用自己的热情让我感受着他们的快乐,特别给我推荐当地的碱水粑,在打趣和嬉笑中用过一顿美好的晚餐。

经过一天的行走,回到宾馆的我又是只想睡觉,由此便真正错过了这个城市的夜景。

第三天,我早早便起了床,想去寻点小吃,在大街小巷中穿梭,才真正发现不愧是瓷器之都,所见之处,都呈现着各式各样的瓷器,令人目不暇接,外行看热闹,我穿梭在瓷器中,除了惊叹,实在无从观赏,匆匆走马观花了一遍,也没找到小吃,干脆回到宾馆喝了牛奶,吃点面包。此时正是上午九点,阳光真好,照的冬日暖洋洋的,出了宾馆走上几步便是人民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只由青花瓷碟构建的玉兔,看上去一副祥和安宁的表情,晨练的人们还没有散去,二胡声,广播声,音乐声,孩子们的嬉闹声融汇在一起,奏响着生活的乐曲,尤其是几个拉二胡的老先生,每个人面前只有两三个欣赏者,但他们各自都拉的非常投入,彼此离的很近,却只沉浸在自己的曲子中,我想这是个轻度温暖的城市。

临近中午,本想收拾行李踏上返程,老浮说领我去浮梁古县衙看看。心想既然来了,就多看看也是好的,穿过景北大桥,几分钟后便到了浮梁古县衙,我原本以为顶多几间老房子而已,才发现大出所料,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座古塔。进入正门,脚下的石子路上雕刻着神兽八卦之类的图案,虽都是新修之作,却也算意境之作,然后到达的是城楼,我乐颠颠等上楼去,遥望前方,有置身古装剧中之感,遗憾的是城楼上的房间大门铁锁,不知里面有啥记忆。下楼来继续朝里走,在左手侧矗立着一栋瓷窑,近前来看广场的碑文上刻着千年瓷坛。

又朝里走了几百米,穿过几座牌坊,才真正到达古县衙的衙内,我原本以为县衙还有点豪华的,竟也只是平常人家模样,只是较为宽敞,又折返几步至宝塔下,塔上已野草丛生,禁止游人登玩了。令我稍觉亲近的是虽然此地已为风景区,但并未将寻常人家规划出去,依旧是有很多人家住在周边,来往穿行。

记得当年读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才第一次知道浮梁这个地名。后来的后来,有些人,有些事牵引着我总幻想这个地方,再到如今,当我来到这里,又就此别过之后,或许只有当我再读长恨歌的时候才会想起这里了。

美好的天气让人有些乐不思蜀,却明白终究要踏上返程的,下一站,火车站,买好票,对这个城市轻声说一句就此别过。

这是一段琐碎的旅程,也是一段时光的终结,是一次行走也是一次选择。

这一站,到此结束,下一站,在哪里?









































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38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