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座门,爱上一座城探寻央视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index.html

城门,是一个城市与外部空间联接的通道,也是城市内部空间之间互相联通的重要关键点,同时还是城市形制布局的重要节点,并与纵横交错的街道一起构成了城市的空间格局,是了解一座城市空间结构和形制布局的重要元素。

中秋夜,对于洛阳应天门来说,注定不平凡!

年中秋夜,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

年中秋夜,应天门作为央视中秋晚会的大型实体背景。

洛阳“午门”沿用多年,见证王朝兴衰

  应天门,曾是隋唐等朝代举行重大国事庆典和开展外交活动的地方,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紫禁城“午门”。千余年前,这个“午门”是什么样子?据史料记载,应天门城门两侧阙台高尺。按照唐代一尺约为29.4厘米来计算,这座城楼高35.28米,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3层楼高。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沿用多年之久。   历史上的应天门在不同时期名称也有所不同:隋代初建,根据《论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取“以天为则”之意,故称“则天门”;王世充据洛称“郑王”时,将则天门改称顺天门。李世民攻占东都洛阳后,因嫌其太过奢华而用火焚之。唐初,该城门重建后又改称则天门。唐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执政时期,避武则天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改称应天门。唐晚期被称为“五凤楼”,后又复名为应天门。

隋炀帝营建洛阳城的画作

  这座城门见证了隋炀帝杨广入主东都、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的王朝盛世,也见证了王朝兴衰更迭……武则天登基

礼制最高的古代宫城正门

  一个城门,为什么这么受重视?还频频作为重大庆典场所呢?   首先,应天门是都城心脏宫城的正南门,朝廷经常在此举行重大国事庆典或外交活动。比如武则天登基典礼即在这里举行。其次,应天门建筑体量非常大,不单单是一个城门,而是一个建筑群。   经考古发现,应天门是一座门楼、朵楼、东西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它的重要形制体现在“双向三出阙“上,两侧共六阙,城楼上有两重观,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最高礼制,天子才能享用。在这种建筑形制对北宋、汴梁的丹凤门和明清时期的北京故宫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凤楼万国朝圣图

应天门见证洛阳历史和中原文化

  唐中晚期,应天门又称五凤楼,很诗意,很形象——城门楼在中间,垛楼、阙楼各一对,分排在两边,飞檐如翅翼,似五只金凤凰。白居易、徐凝等诗人都曾以诗歌的形式写过五凤楼。   当年白居易登此城楼,写了一首诗《五凤楼晚望》,这首诗云: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juéliáo)。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唐文宗时任东都留守的令狐楚其作《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云:“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这里的“刘白”指刘禹锡、白居易。   唐朝灭亡后,历史进入五代时期。五代后梁太祖朱温,是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后梁开平三年(公元年),朱温迁都洛阳,命将领罗绍威取魏州的建筑材料,重建了五凤楼。   后梁为后唐所灭,《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说,后唐同光二年(公元年)二月一日,后唐庄宗亲自在圜(yuán)丘祭祀昊天上帝,礼仪结束,宰相率百官按次序称贺。然后,庄宗回到五凤楼,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令。   《宋史·太祖纪》说,北宋开宝八年(公元年),宋太祖派李仁祚等修复洛阳宫室,包括五凤楼,为迁都洛阳做准备。次年三月,宋太祖出巡西京洛阳。四月,宋太祖合祭天地于西京南郊,登五凤楼,宣布大赦天下。   《宋史·真宗纪》说,景德四年(公元年),宋真宗驾临洛阳。二月十七日,“御五凤楼观酺,近臣预座,唯亲王别教坊乐。端门内为山车二,每车前后设乐,凡四部。旱船四,每船设乐一部,以船翼车而进。其进至楼前,退至端门。楼前东西街为棚各三,每车设乐一部,凡六部。乐作,东西迭进。召洛阳父老五百人座楼下,赐饮。十八日,复御楼,赐宗室、百官宴于都亭驿。翌日如之”。应天门上空出现“龙骨云”   北宋梁周翰的《五凤楼赋》描述了五代北宋五凤楼的景观:“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凤翘翼,若鹏运风;双龙蟠首,若鳌载宫。丹楯霞绕,神光和融;朱楹虹植,晴文始烘。绣楣焜燿,雕栱玲珑;椒壁涂赭,绮窗晕红。双阙偶立,突然如峰。平见千里,深映九重。奔星坠而交触,灵景互而相逢。”   应天门作为隋唐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发生地,应天门见证了洛阳历史和中原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应天门遗址发掘与保护建设过程

  朝代更迭,战火纷飞。应天门曾多次被烧或损毁,但由于是宫城正南门,位置、地位重要,所以总是“屡烧屡建”。到南宋绍兴十年(公元年),再次被金兵烧毁。从此,历史上恢宏大气的应天门彻底湮灭在历史中。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应天门遗址进行勘察,应天门再次回到人们的   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对宫城南墙、门道基石和城台墩基、城阙台基等进行了局部发掘。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对应天门东阙遗址进行全面的发掘。发掘范围包括门址墩台的一部分、门东侧的垛楼、阙楼以及连接门与垛楼、垛楼与阙楼之间的廊庑等,发掘面积多平方米。此次发掘,规模巨大的“双向三出阙”成为隋唐两京考古首次发现,这也使人们对应天门的形制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发掘结束后,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复原前的应天门遗址位于当时洛阳日报社与洛阳市都城博物馆之间,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间穿过。

  年至年,为配合定鼎南路的扩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对应天门墩台、门道和西廊庑进行局部清理,此次发掘是在原来历次发掘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天门遗址发掘现场   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应天门西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将近5个月的发掘,共发掘多平方米。在此次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包边石和石铺散水等建筑遗物。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年1月2日,作为应天门遗址保护恢复工程的配套项目,应天门环线道路工程正式开工。应天门遗址发掘现场   年3月,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概念性展示设计方案正式出炉。   年10月,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年4月6日晚,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首次亮灯。4月15日晚,洛阳应天门大型灯光投影秀正式开演,美轮美奂的灯光秀吸引众多市民前往观看。   年9月13日中秋夜,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  复原后的应天门建筑高50.8米,相当于现在的15层楼高,仿唐代官式宫廷建筑风格,主要由台基、城楼、朵楼、阙楼、飞廊、连廊等组成,为减少对遗址层的干扰,复原后的应天门采用大跨度异型钢结构建造承台。阙楼基台、城楼等外贴仿古青砖和青白石,主要展陈区域有六层。一楼为序厅和遗址层,二楼和一楼之间的夹层为遗址栈道;二楼为平台广场和城门;三楼为业态规划区,四、五、六楼为紫微观仿唐复原厅。   如今,从南门进入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壁画——天街小雨,其展现了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是定鼎门、天街、天津桥、天枢、天宫、天堂。进入序厅后,可以看到一幅长达50米的大型壁画《应天长歌》,它以隋炀帝首建应天门、二圣宴乐、武则天登基大典、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批遣唐使以及宋代重修五凤楼五个故事,串起整个隋唐洛阳城以及应天门整整余年的历史,为中外游客架起了探索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桥梁。   本次中秋晚会的举办,洛阳将受到全球瞩目。应天门与洛阳的一处处的遗迹也将“化身”为讲述华夏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与窗口。对洛阳来说既是一份荣耀,也是展示河洛文化和洛阳良好形象、推动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的重要契机。   我们相信,“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必将为央视中秋晚会添彩!(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为本文采写提供的帮助)

来源:洛阳网

编辑马佳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0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