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近鲜为人知的ldquo景德镇市
第二年(年)春节过后,学校按时开学。4月上旬,新校房完工(陶机厂新址)。所谓校房就是一幢三层大楼,共29间教室,还有一个大平台,全校人员都搬进了新校房,一楼为教室,二楼为男生宿舍,三楼一部分为女生宿舍,一部分为办公室。教学上,设大学部和中技部,大学部只有一个班,其目的,一是培养比较高级的技术员,以解决景德镇机械工业方面技术力量不足,专业为“机械制造”,学制3年,课程都是按正规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开课。由当时的景德镇机械厂技术员吴抗生、左光夏、饶伯修任教,大学部主任由王达林兼任。办大学部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中技部的师资问题。也就是大学部的学生既是学生又要兼做中技部的老师,比如吴样才当时就是大学部的学生,同时他又兼任中技部的教学任务。
中技部共设三个专业8个班,即铸造2个班,金工4个班(车工、钳工)、装配2个班。课程按文化、基础、专业和政治4个方面设置。学制三年,方法是半工半读。
年9月,市机械厂也搬来新址,校党支部在机械厂党委领导之下,纳入机械厂管理之中。根据党委决定,学校挪出一部分教室供厂里办公用。教学和生产混在一块,当初那种宁静的学校生活被打乱,正常的教学、劳动秩序也受到影响,各种困难都出来了,再加上缺乏经费,学校几乎办不下去了,学生中也有少数人退学走了。这些情况反映到市委后,经市委研究,决定将机械学校并入陶瓷学院。当时,这一决定还未行文下发,正好市委宣传部召开各校负责人会议,王达林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贺福讲了这个事情。王达林回来后作了汇报,聂儒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去找赵渊书记,不同意并,理由是机械厂需要这批学生,但要求在办学规模上压缩一些,赵渊书记同意了。
几天后,学校以支援其它工业为名,动员了一批学生去水泥厂等单位,当时还敲锣打鼓欢送。经过缩减,学校只剩学生余名。年11月学校中技部的学生根据厂党委《关于机校中技部学生下车间实习的意见》的要求全部分配到车间实习,实质都变成了厂里的徒工。同时,学籍及专业技术课,机校仍然要管。车间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问题、思想教育以及实习方面的具体安排。
此时,大学部仍然保留,实质上学校也只剩下大学部一个班了。后来又从绍兴等地召来了16名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组建了一个新班。王达林担任大学部主任,同时兼任厂党委宣传科长。这样,学校已经是机械厂的一个部门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厂办学校。年8月,大学部撤销,三年学制已满的准予毕业,一年级的解散。毕业的由机械厂安排工作;解散的有的回了浙江,有的到教育局当小学教员,有的去了商业学院,还有几个人留在机械厂。至此,轰动一时的景德镇机械工业学校就这样解散了。
景德镇市机械工业学校虽然前后只有三年时间,且充满着艰难,但它的影响很大,从这里参加过学习或毕业的学生,很多成为景德镇机械行业,特别是陶瓷机械行业的技术骨干。除前面提到的吴样才外,还有胡金水、陶幼珍、胡钟儿、冯松林、梁志勇、邵惠芳、项龙安等。另外,机械工业学校的开办也为今后工厂办学校提供了经验。
年,陶瓷机械厂首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年,陶瓷机械厂受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委托,首办“电大机械教学班”,由厂部抽调4名工程师任专职教师,向陶瓷系统各厂公开招生。该教学点的成功开办,为以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开办奠定了基础。
文章作者:刘火金
责任编辑:巩丽萍
审核:伍冬新余珺
监制:董军发黄胜
喜欢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