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地方深入了
早上8点,早餐后我们前往湖田民窑博物馆,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产生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史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考古标本等,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二十余处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现场情景,让人们感受和触摸到历史的真实。
早上9点,前往宁钢艺术博物馆,景德镇宁钢艺术博物馆作为名家艺术馆,主要展示了宁钢个人作品的陶瓷艺术成果与风貌,同时展示了景德镇窑等多个窑口具有代表性的大师作品,基本反映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全貌。
欣赏宁教授陶瓷作品
宁教授作品《岁岁和合》
高研班导师丁易名给学员讲解宁钢老师作品
高研班学员在宁钢艺术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早上10点,前往三宝国际陶艺村,三宝国际陶艺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城区南面约5公里的三宝蓬,由旅加著名陶艺家李见深教授于年创建,是一个集陶瓷艺术研讨、交流和休闲旅游的场所,也是景德镇国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的窗口之一,内设景德镇三宝陶艺研修院。
三宝风光
三宝国际陶艺村镶满瓷器的文化墙
学员们在休息
参观三宝后在门口合影留念
下午1点,参观宋家山柴窑开窑,瓷器被誉为“火与土”的艺术,这种火与土的交融,在传统的以松木为燃料的柴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由于柴窑的成本较高及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已经渐渐减少。
丁老师带我们来到宋家山参观柴窑开窑,我们看着一件件瓷器在窑口处揭开神秘面纱,绽放出明快的色彩、剔透的光泽,引来现场阵阵叫好声。
窑工们正在开窑
焦急等待的人们
把匣钵搬出柴窑
刚刚从柴窑中取出的瓷器,还带着些许余温
雪白的瓷瓶
柴窑内部,堆的满满的匣钵里面装满了瓷器
高研班导师丁易名
下午3点,参观法蓝瓷,法蓝瓷的故乡是台湾,是很多时尚人士的瓷器珍藏首选。法蓝瓷自品牌创立以来,连年获得各大奖项,曾先后获得景德镇陶瓷博览会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学员们在欣赏法蓝瓷
讲解员在讲解法蓝瓷的发展历程
讲解员说:其实法蓝瓷是一个品牌,包含瓷器,金属,玻璃等,并不是只有瓷器
一朵非常艳丽的陶瓷之花
全体学员在法蓝瓷合影留念
晚上7点,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赵兰涛副教授给我们讲授从“陶冶图”看清代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我们从赵老师的讲座中了解到景德镇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地方,知道了景德镇窑火为何千年不息,并成为世界瓷都的奥秘!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赵兰涛副教授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学员与赵老师合影留念
今天是第二天,大家已经渐渐进入了状态,希望在剩下的时间中我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直到本期研修班。
罗兵(第五期高研班学员)
原本第一天来景德镇想偷偷懒,睡睡懒觉的,没想到一看雷老师发的课程表及时间安排我也是蒙了,但当我挣脱被子的束缚以后,一切都是以充实自己的方式过着充实的一天。早上参观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让我感受到景德镇的民窑从心起到衰落,随后参观景德镇陶瓷大学宁刚教授的艺术博物馆,馆内有着宁刚教授及其父亲的艺术作品,感受颇深,最后参观比较有名的三宝国际陶艺村,那里仿佛一切都是宁静的,一个在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并由国外留学归来的李见深是陶艺村的创建者。从年三宝国际陶艺村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有近千名外国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长住的有近余人,李见深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科班出身得过硕士学位的,但在上世纪80年代受“85新潮”的影响,一度醉心于当代艺术。下午两点,又见柴窑,晚上有着一顿丰富的文化盛宴,由赵兰涛教授主讲的“遇到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我尊重传统”,当中讲到景德镇的新起、发展到今天的逐步萧条的景象,以及它的名字缘何得名,最后非常详细的介绍唐英及《陶冶图》,让我非常深刻的了解到制陶技术的每个步骤。今日有感有悟!
年12月3日罗兵
葛菡禄(第五期高研班学员)
清晨,微寒。昨日吕金泉老师的讲座内容还在脑海中萦绕,今天上午便到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讲座中提到的值得一去的地方。通过博物馆参观,了解了民窑中最主要的代表湖田窑。七十二道工序的制作流程,各个时期湖田窑产生的珍贵瓷器,向我们展示着当时古人的智慧结晶、艺术风貌。第二站,三宝国际陶艺村。原始的土坯房形象冲入眼帘,转而现代材料玻璃与土房结合的建筑,透着李见深老师作为此处创建者的设计巧思。中外艺术家因陶瓷结缘于此,因陶瓷成为沟通媒介,足见景德镇这个城市的魅力。
下午,午休小憩后,赶至柴窑开窑,见到了一群翘首期盼着陶器出炉的人们。青花,柴烧茶具,一件件作品被像宝贝一样从窑里捧了出来。近距离感受到柴窑中在茶壶上落灰的效果,青花玻面的润感。随后参观著名陶瓷企业法蓝瓷,品牌运营产品形象是陶瓷产品品牌中的翘楚。产品观赏效果有自身独特风格,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佳,新品发布频率高,值得学习。
年12月3日葛菡禄
沈晶(第五期高研班学员)
今天早上丁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欣赏了很多的陶瓷作品。在湖田窑我了解了从五代到清代陶瓷的一个发展历史,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色!到了宁钢大师的家里才叫开了眼界,当代的陶瓷竟然可以做的这么美,寓意也很好,岁岁平安,岁岁和合,山脚下的博物馆显得格外宁静,意境太好了!上午最后一个点是三宝村,山脚下的一个古村里面隐藏着原始的柴窑,还是烧柴的,不过政府的限制偶尔开窑。三个点参观下来确实人也累了,但是也是大饱眼福。
医院看望了一个同学立即赶到宋家村看柴窑开窑,一个个匣钵里放着大大小小的瓷器。柴窑比电窑气窑有文化底蕴多了!随后我们去了法蓝瓷,一个台湾人办的品牌陶瓷企业,个人看法做的挺好看的,但是只能算工艺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最后感谢丁老师及其助理!
年12月3日沈晶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实训与鉴赏高级研修班第一天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