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来评议景德镇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

                            

今年6月份

景德镇市公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重点民生项目清单

景德镇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为进一步回应和解决好

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办实事工作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推动重点民生项目落实落地

现对全市30件

“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

调整及进展情况公示如下:

一、新增1项重点民生项目

聚焦服务未成年人

项目内容: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二、1-10月进展情况

1.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项目内容:

加快推进我市年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通过改造,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和配套设施破损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结合改造同步实施加装电梯,着力解决群众“上楼难”的问题。

进展情况:

已完成。年全市改造户数户,改造项目57个,投资总额万元,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

2.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

项目内容:

在企业开办及注销、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电、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纳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实现环节再简化、时限再压缩、成本再降低、服务再提升、机制再完善。

进展情况:

已完成。为新办企业提供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为企业节约资金4.86万元。推行政务服务免费帮代办,建立帮代办服务队伍,通过电话咨询帮办余次,现场工作人员帮办代办服务次,上门帮办服务26次。压缩建筑许可办理时限,最长审批时限由89个工作日缩短为65个工作日,最短审批时限由47个工作日缩短为18个工作日。降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为34元/平方米。缩减退税时间至4.1天。将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全面压缩简易注销公告期由45天压缩至20天,办理注销登记时间缩短为1个工作日。

3.启动打造城区15分钟阅读圈

项目内容:

启动建设一批城市书房,依托城市书房开展专题讲座、交流笔会、经典诵读等阅读分享活动,增强城市书房影响力,提高辖区群众知晓率和城市书房利用率,让书香社会的氛围更加浓厚。

进展情况:

推进中。已初步完成了8个城市书房的建设:西郊街道景航社区书屋、梨树园城市会客厅、市民中心24小时书房、群文中心市民书屋、紫晶宾馆书房、传媒中心书房、解鞍小筑书房、陶溪川唐英学社。

4.推进设立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

项目内容:

持续加大对知产案件审理力度,提高审判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建好知产法庭夯实基础。

进展情况:

已完成。目前共受理件知识产权案件,已审结77件,结案率57.46%。承办了全省知识产权法庭工作座谈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陶瓷知识产权保护论坛。通过多种媒体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并深入企业、高校等提供法律服务。与行政机关合作开展诉调对接工作。

5.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项目内容:

新建一批停车泊位,丰富错时停车手段,有效缓解城区大型公共场所、居民集居区停车难问题。

进展情况:

推进中。已建成竟成小学北侧停车场、九中东侧停车场、新安路南侧停车场,昌南湖北湖停车场、中医院东南侧停车场均完成进度的85%,年内全部建成后,可提供泊位余个;珠山区人民检察院、古镇天御小区、古镇景元小区作为错峰停车试点项目已对外开放。

6.实施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

项目内容:

做好褒扬纪念工作,深入开展“替烈士看爹娘”走访慰问、烈士祭扫、烈士纪念日活动及《烈士光荣证》颁授等,让烈士亲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把英烈后代照顾好。推动实施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改陈布展工程,开展烈士及纪念设施普查,加强修缮维护和讲解员队伍建设。

进展情况:

已完成。深入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共走访慰问烈属名,送去慰问金(慰问品)17万元,慰问信封。为烈属解决医疗救助、住房维修等经费8万余元;为2名烈属寻找到烈士安葬地。各级烈士纪念设施接待群体性祭扫纪念活动场,参加祭扫人数达5.27万人次。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各地党政领导走访慰问烈士遗属36户,送去慰问金(物资)余元。在全市开展县级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对部分破损的纪念设施进行维护修缮。

7.大力推进红色名村建设

项目内容:

以省级红色名村为重点,修缮一批革命遗址遗迹,开发一批红色教育培训课程,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线路,建强一批基层党组织,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助力乡村振兴。

进展情况:

已完成。成功申报乐平市界首村、浮梁县胡宅村、昌江区童坊村等7个村为省级红色名村,界首村入选中组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选优配强省级红色名村党组织书记,一年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件。深入挖掘景德镇市年-年主要革命历史事件,并在珠山区平民夜校进行布展。制作并发布“红色地图”,积极推介红色旅游资源,年以来,5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在红色名村接受教育培训,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8.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项目内容:

组织机关干部到市纪委市监委信访窗口接访。举办信访宣传周活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常年反映、重复次数多、久拖不决的典型问题,进行交办督办,加强与信访举报人的沟通,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进展情况:

已完成。成功化解信访件12件,解决群众疑难诉求81件;交办3件“三多”信访件均已办结。举办信访宣传周活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累计开展现场宣传场,接待群众来访咨询人次,受理信访举报15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1件。

9.继续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

项目内容:

对城区主次干道车行道、人行道等进行及时修复,不断提高城区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改善城市道路通行环境;持续加强对城区背街小巷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进展情况:

推进中。推进道路破损修复,已完成项目11个,完成人行道翻修面积约㎡,车行道维修面积㎡。加快背街小巷改造,昌江区已完成20个,占全年计划%;珠山区已完成53个,改造里弄道路约㎡,增设雨污排水管米,已超额完成任务。

10.聚焦服务未成年人

项目内容: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进展情况:

已完成。完善全市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全市应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数共有所,已开展课后服务学校所,覆盖率%。全面排查整治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专项治理期间,全市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包括证照齐全和证照不齐)全部进行了停业整顿,覆盖率%。

11.开展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行动

项目内容: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断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体,落实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政策举措,切实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

进展情况:

已完成。持续落实减税降费税收优惠政策,截至目前新增减税降费2.23亿元,惠企政策覆盖面%。落实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共办理件。落实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共减免约万元。落实对全市范围内承租行政事业单位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年上半年1个月房屋租金政策。截至目前,已减免到位,共计户,减免.2万元。

12.着力解决企业融资贵等问题

项目内容: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景漂”、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拓展“三户联保”范围,积极开展“景漂贷”、“电商贷”业务。继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

进展情况:

推进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9亿元,占全年计划87%。拨付创业孵化基地运行费补贴.86万元。

13.拓展智慧瓷都APP功能应用

项目内容:

重点推进“出生一件事免费一链办”服务,统筹开发其他便民惠民功能,切实让智能化更多更广地惠及于民。

进展情况:

智慧瓷都APP自正式上线以来,已累计上线余项服务功能及16类常用电子证照,注册用户超过16万。服务功能涵盖便民生活、民生保障、文体教育、公共服务、交通旅游、健康医疗、环境气象等方面。重点民生实事“出生一件事”服务累计完成办件超过件,取得用户极高的满意度评价。

14.深入开展“断卡”行动

项目内容:

严厉打击整治惩戒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及涉诈APP黑灰产业链违法犯罪活动,对涉电诈犯罪实行全链条打击。启动“长风1号”集中打击收网行动,打掉一批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破获一批涉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件,抓获一批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进展情况:

已完成。研判“断卡”线索条,抓获涉“两卡”嫌疑人人、涉诈犯罪嫌疑人人,破获电信诈骗案件起。

15.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内容:

年内全面完成全市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具有助餐等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年底前建制村覆盖率达到80%,全面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进展情况:

推进中。对全市35所农村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24所,剩余11所正在改造中,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全市个建制村累计已建成个具备助餐等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其中乐平个,浮梁个,昌江9个,珠山11个,昌南新区5个,覆盖率81.6%,已超额完成任务。

16.推进“赣服通”4.0建设应用

项目内容:

加快梳理拟上线“赣服通”特色服务个人和涉企事项清单,拓展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建设“无证办理”服务专区。

进展情况:

已完成。中心“T”号服务系统已正式启用,先后为15名办事群众提升了“T”号服务。“赣服通”景德镇分厅事项共计项(审批类事项项,公共服务类事项94项)。根据最新年版各部门领取的全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已梳理出一批拟上线事项,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赣服通”景德镇分厅已经创建了“无证办理”服务专区,共上线事项11项。“免证办理”事项已在大厅逐步实施推广。

17.加快推进城市燃气项目建设

项目内容:

启动建设一批焦炉煤气用户改造置换为清洁安全的管道天然气项目,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利用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节能减排。

进展情况:

推进中。计划年底完成户人工煤气置换,截至目前累计完成7户,完成率86.16%。

18.实施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工程

项目内容:

以县、乡、村道为依托,着力构建覆盖广泛、深度通达的农村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完善县乡道干线路网,重点推进以县道三级和乡道双车道为主的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打通断头路,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功能。

进展情况:

已完成。完成县道升级改造23.76公里,乡道双车道改造32.48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19.推动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

项目内容:

围绕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战略定位,年度内实施60个标志性、示范性、引领性的试验区重点项目,把目标细化到项目上,把行动落实到项目上,把效果体现到项目上。

进展情况:

已完成。6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我市一专、乐平中专等中职学校已开设新彩、粉彩、青花、拉坯、捏雕、陶瓷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已编写《篆刻技法》、《青花技法》、《新彩装饰》校本教材,完成《青花分水》、《拉坯工艺》、《修坯工艺》和《粉彩工艺》教学视频的录制,并投入教学。

20.完善“瓷都人才服务APP”的服务功能

项目内容:

通过“瓷都人才服务APP”,上线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多项服务项目,实现人才信息线上看、人才认定线上审、人才需求线上办。

进展情况:

已完成。APP已完成系统开发,实现了人才信息线上看、人才认定线上审、人才需求线上办。目前,正处在完善阶段,针对人才和服务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在人才类别认定上,均可通过APP提交申请和审核材料在线上完成,人才只跑一次(即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就可完成人才认定。评审通过后,人才证书可在APP手机端呈现,为人才享受对应的服务提供便利。为扩大人才政策的受益面,在全市组织开展C类及以上人才的摸底统计工作,鼓励人才积极申请人才认定。自APP上线以来,累计通过线上人才认定余位(含余位C类以上,即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线上处理人才服务申请余次,接待人才热线服务余次。

21.加快推进我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内容:

建成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建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改造提升一批敬老院,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进展情况:

推进中。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7栋主体建筑已全部完成封顶。中心城区8个街道已建成1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剩余3个街道正在建设中。

22.开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项目内容:

全市医保备案实现统一流程、统一清单、统一表单,省内异地开通门诊、门慢、住院“一站式”结算。医院全部接入异地就医系统,实现异地就医备案不跑腿、最多跑一次。

进展情况:

已完成。全市医保备案已实现统一流程、统一清单、统一表单,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线上备案等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共人次,在国家异地就医备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13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