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皖交界处千年古村,未经开发一片原始,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那些历史久远的小众古村镇也相继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寻古访幽的佳地。每一方的山水,养育出一方的灵性。每一方的灵性养育出一方的风情,而灵性集中所在,最能体现出那些风情的,莫过于古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江西景德镇的一处古村,没有江南水乡那股铜臭味,在砖墙瓦缝中随处可感受到明清时期的古老故事。
浮梁沧溪古村,位于景德镇浮梁勒功乡沧溪村,这里是宋代以来赣皖交界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往东北不远处就是安徽祁门县地界。村子有着余年的历史,年入选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年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据记载,村子始建于东汉末年,始祖朱秀称迁公,因建功卓越,故称浮梁开国男,退隐于此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璀璨的人文景观、古朴的民居建筑。整个村子临水依山,环境优美,风光旖旎。
走进村庄,迎面而来的是古老沧桑的蜚英坊门楼,醒目的蜚英两字跃入眼帘。蜚英坊正对着村口半月形的池塘,在旧时行人经过坊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牌坊前左右两边的开孔石柱就是用来拴马的。
此牌坊也是村中的代表性古迹,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多年。当时是纪念南宋进士、理学家、宁宗皇帝的老师朱宏而建,南京刑部尚书知宁海题名“蜚英坊”。主体为“四柱三间五楼”形式,采用全砖结构,两侧设大小八字影壁,古人对蜚英坊景点是这样评价的:单桂双柳半边月,三级金阶五步楼。
村中小巷颇多,大部分都是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而成,这些石板上多雕刻精美图案。小巷蜿蜒曲折能通达全村各户,据介绍,当时村中住着一户有钱的人家,为了防盗和突发事件,便由此设计,起到一家有事全村相帮的联防联控效果。石随势建起的房屋,老屋的墙上和栏杆上,都是岁月留下的青苔,正所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村中还有几处高门大院,应该是富贵人家,其中一家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茶商大院”。让人不禁联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写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但在村中,第一感觉是人少,第二感觉就是破旧,很难想象这么破旧的地方能和景点联系在一起,但是正因为这份破旧,让这里散发了迷人的生活气息;斑驳的墙迹足以印证这一点,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风吹雨打,墙面已破败不堪,历史文化遗产在现实破坏和自然侵蚀中,太脆弱了。
这里的乡土气息,这里的文化气质,以及这里未被旅游开发破坏的原生态。这样一处历史厚重的古村,比那些新修的古村镇要古朴有韵味,坐拥原生态的美。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宣传,再加上交通不便,导致很多游客并不知道这里,也几乎少有外地人涉足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1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