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独行省博物馆
早上,天阴沉沉的,偶尔能从层层乌云里面看到一闪即过的太阳。收拾一番,背起游玩用的小背包,目的的——省博物馆。虽然半年前已去过,可那就像是敷衍,并没有得到我所想要的。这此,我独自一人,身负轻装,又无其他事所累,想想都觉得会是一个愉快之行。
由于不太熟悉武汉地理位置,便完全把自己交给公交车,因此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后来在脑袋中回想地图,却发现有更快的车,至少能省半个小时。唉,谁让自己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呢。下车后,直接领票进门。
看着眼前的建筑,首先想起的不是中国的古代史,而是韩国。那有着三层像公主裙样的屋檐,并不像我所看过的任一古建筑,更像《大长今》中的朝廷。其次,看着依稀可数的参观者,不禁有点失落。博物馆列藏着本地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过程,没有比这里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份庄严与自豪的了。前一段时间,韩国毫无理由的强抢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甚至连我们的大圣人也被他们冠以韩国人的名称。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怎能不屑的把五千年的精髓弃之不理?今天是星期日,很适合出来的日子,这时也突然间发现了太阳努力挣脱出乌云的笑脸。
进入馆内,凭借上次残留的记忆,还能大致分清格局,便直奔一个展厅。每个展厅门口都放有该厅的简介,便于每个参观者对整体有个把握。我习惯性的停留在那里,把每份不同的都拿一张,然后比较有何不同。突然间从中发现了有字母的简介,这令我兴奋不已,差点就叫出来了。仔细一看,竟然是法语,哈哈,看来是有不少留学生过来嘛。然后还有另外一种颜色的——英语。之后,我竟然在一个展厅门口看到了韩语的,当时只是看了看,并没有拿。来武汉后,似乎见到的留学生没有日、韩两国的,也许是因为长的像中国人,自己不认识而已。也好,让他们也真正见识见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进入的是“九连墩”,因九座古墓相连而得名,根据陪葬品而断定是战国时的墓穴。春秋战国,铜器最为广泛应用。因此我除了看到木制品就是铜制品。那生着泛绿的锈的铜器,在有着使用价值的时代,拥有着多么闪耀亮眼的光芒啊,可经过岁月的洗礼、泥土的冲刷,它变成了破旧肮脏的无用之物。如若它不属于历史,那么它将一文不值,如今也只是作为见证历史的证物而已,永不会再实现它本身应有的价值。
之后进入“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假如不知道这一点,当看到那高有2米,宽有2米,长有4米的主墓时,恐怕也都猜得到。该厅存放了出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仅透过一小部分便可以初步了解当时的生活。古人讲究席地而坐,席子经过卷放后必会有两角上翘,于是又了压席角的物品。直径一分米,高半分米的半球状铜制品陈列其中,它的表面由多条盘旋蜿蜒的蛇交织而成,蛇的躯体刻画细腻。由此,便可看出当时人们追求的生活享受,以及作为统治阶级奢靡豪华的派场。
人类的发源进化引不起我的多大兴趣,看到那么多的骷髅,虽然应该带着敬畏之情仰视之,可心中还是有一丝害怕,因此匆匆忙忙飘了过去。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瓷制品,不管造型还是颜色上都有着诱人的魅力。从明朝开始,造瓷业大肆兴起,景德镇也从此名震大江南北。首先是看青瓷,顾名思义,青色的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质朴素静的颜色,看了不禁被这种淡然所感动。人生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夫唱妇随、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则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在我心中,朴素的青就代表了这种生活。随后,青花瓷日趋发展,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点波澜,撩起生活多彩的一角。彩瓷,直到如今还随处可见,在清朝中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它使我无声的感染了活泼热情。
出了大门,没有返回的想法,而是想去看看长江。她孕育了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达了不朽的壮丽山河。夕阳下的粼粼细波,慢慢逝向远方,永不停息的见证时代的前进,文明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ms/1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