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景德镇打造了个心中桃花源,你知道在哪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m.39.net/pf/a_4580343.html

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乡村振兴的事例和做法。而在千年瓷都景德镇,也有这样一个村庄,因为一位名叫黄薇的大学教师的到来,让这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具有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典范。

黄薇和她恢复的宋宴(拍摄:胡晨欢)

小村庄讲述原汁原味的

宋代陶瓷故事

四年前的进坑村,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村庄,虽然位于景德镇近郊,但因为“进坑”这一被认为“不吉利”的地名,令很多人避而远之。村民们也因为“进坑”的名称和村里的贫穷而感到自卑,虽然有着丰富的陶瓷历史文化资源,但当地人无人知晓。

以烧制木炭是却无人发掘,犹如埋藏在地下的宝藏,一直未发出耀眼的光芒。年6月12日,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景德镇陶大教授黄薇来到进坑村,用四年时间精心打造,将这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村落展现在人们眼前,如今,不少游客将“进坑村”誉为心中的桃花源。

雨后进坑(拍摄:吴宝强)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道:“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进坑村位于南河与小南河交界的峡谷内,群山环抱,清溪绕村,经过一段相对狭窄的村道路,便来到进坑村的大樟树下,给人一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和“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桃花源一般的错觉正是进坑村给包括黄薇在内的很多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年6月12日,黄薇刚从英国讲学归来,因为很偶然的机会从她的学生口中得知进坑村,出于专业敏感度,她知道古文献上对进坑有专门的记载:进坑村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矿出产地。原本以为进坑只是一个矿洞,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里不仅有矿洞,还有五代至北宋的古窑址15座、古矿坑5座、水碓遗址16座以及一条千年瓷石古道。毫不夸张地说,进坑村的绿水青山中保存着宋代景德镇制瓷业从原料开采到瓷器烧成的完整的的产业链,对于景德镇有重大意义。

黄薇认为,“景德镇虽然是一座千年古镇,是世界瓷都,但是能够有效地讲述陶瓷文化的载体却非常少,能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古’东西不多。游客来到景德镇,所要感受的并不仅仅是瓷器这样的一种物品,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了解或者感触一个深刻的故事。进坑村就是难得并且有效的陶瓷文化载体,其地理位置不仅是在瓷都东大门,而且在绿水青山的田园中保存了完整且原汁原味的宋代陶瓷故事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

进坑村宋代青白瓷遗址(拍摄:黄薇)

进坑村的周边还有许多类似的古窑址,而保护好这类古窑址,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进坑村的陶瓷文化保护之路不仅契合了时代精神,更是具有景德镇特色的乡村振兴实际举措。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振兴乡村落实处

黄薇和她的团队对进坑村有效的陶瓷文化保护,让这个以往不起眼的小村落瞬间红遍陶瓷界,大家渐渐知道,景德镇有这样一个村落再现了千年前“忙时种田闲时做陶”的生产生活状态。

在“蹿红”之余,进坑村的百姓们变得更自信了,周边的村落不断到进坑村学习陶瓷文化保护,做好先保护后发展的模式。同时,黄薇也在寻找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方法,乡村振兴不能只有文化情怀,还必须有经济学思维,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如何能将进坑村的陶瓷文化具有当代传播力?

由于进坑村有山泉水,并且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种植为主,“能不能通过酿酒带动进坑村的发展?”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黄薇隔日便将村里的山泉水带去权威部门做了检测,结果显示为天然弱碱性软水,这种水最适合酿酒,加上村民合作社种植的有机大米,黄薇在办了东郊学堂和陶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之后,创办起了“陶民酒坊”,“酒糟、皮糠可以养猪,猪的粪便又肥田,种出来的大米又可以酿酒,这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经济链嘛!”黄薇告诉记者,乡村振兴和陶瓷文化的融合首先需要落实到产业兴旺上。

进坑村胡芦架下的友谊(陈国妹摄)

今年6月12日,正是东郊学堂四周年的生日。中国文化报评论部主编、北京大学法学博士、青年诗人、文化学者杨晓华在给东郊学堂创办人黄薇老师的赠辞中写道:在这里,在进坑,完整的陶瓷并不存在。我们眷恋的是这个曾经在数百年的时间中,一直用大火烧造陶瓷的场地,就像我们希望探究一场战斗的胜利者的大本营……黄薇和她的同伴们就是这样的的美丽的“摆渡者”。黄薇这个站立船头的戴着斗笠的“艄公”,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就是应该设法把印在我们肌肤上,沉淀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这些支配着我们的,把我们链接为一体的,坚韧的东西,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完全明白的东西,从隐晦不明的世界呈现出来。

古村可喜的变化,让贫困户加快了脱贫增收的步伐。进坑村民何长富今年已经72岁,他也是合作社成员之一,进坑这4年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从心里为村子感到高兴,“以前这里路窄,垃圾遍地都是,黄老师来了以后,路也修宽了,垃圾也清掉了,还让我们这些老人有活干,做起事来都有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编辑:俞跃

()

采写:瓷都晚报欧阳婷

校对:周海洲

审核:陈俊绮傅东锋封卫闽

内容举报,请拨打-

或添加

小编工资已与赞挂钩,

一赞五分钱,求!打!赏!

宣传、推广找?

秀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ly/94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