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世界的景德镇ldquo陶瓷世家
千年窑火不熄,世代制瓷延续。千百年来,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孕育了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也培育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陶瓷技艺世代相传,日益精进,“陶瓷世家”是景德镇独特的文化现象。
年,景德镇置镇周年庆典暨第五届国际陶瓷节,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为了表彰老艺人对景德镇陶瓷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在具有三代以上有影响、有绝技,连续从事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的家族中,评选出24户“陶瓷世家”,并颁发了牌匾。
其中,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18户,从事陶瓷工艺的6户,包括原料配制、成型烧制等。
事实上,在景德镇的“陶瓷世家”远远不止这24户,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世家还有不少,如赵惠明家族,王云泉家族……
世家传承的最大贡献在于,让祖辈对陶瓷工艺和技法的掌握得到延续,并在后辈的努力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快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王锡良世家
王锡良:原籍安徽省黟县,年2月生于景德镇,中国瓷坛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其幼年家境贫寒,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学绘瓷画,先学选瓷,后学填瓷,此后数十年开红店“天平瓷社”。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
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其子女王采、王小凤、王秋霞受其父熏陶、培养,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在陶瓷艺术界有一定影响。后辈王静、付建文、吴成婧等人继续在瓷画界耕耘,并小有成就。
王隆夫世家
王隆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祖父王昌彬,光绪、宣统年间为御窑厂总办(即总管御窑),擅长高温颜色釉配方,对历代各名窑瓷鉴别富有经验。其父王廷芳,毕业于江西窑业学校,后考入上海美专,善画画、诗文、篆刻,曾一度协助父亲王昌彬管理窑场,自己亦画画,从事陶瓷装饰。其子女王淑凝、王安维、王淑明、王淑媛均继承父业,投身陶瓷艺术事业。
张松茂世家
张松茂:艺名"芝山松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祖父张有才(已故)先后从事烧窑、做坯、画瓷,40岁后从事陶瓷销售,其父张德生(-),高级工艺美术师。其子张晓东、张晓杰、张慧均继承家业,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陶瓷文化传播。
徐亚凤世家
徐亚凤:年4月出生于景德镇。在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艺术室,专职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和研究。祖父徐仲南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珠山八友"之一,父亲徐天梅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她自幼即受家庭艺术熏陶,曾拜舅舅刘雨岑("珠山八友"之一、陶瓷美术名家)为师,专攻粉彩花鸟瓷画。年,徐亚凤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专科,得景德镇陶瓷美术家余翰青先生指教。她以女性的细腻和韧劲,秉承家教师传,苦练技艺,潜心求学,专长于粉彩花鸟瓷画,兼画人物、山水。
注:张松茂世家和徐亚凤世家同时上榜,成为史上唯一的双陶瓷世家。
王恩怀世家
王恩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祖父王秀春(-)精于青花,系当时绘制青花高手。其父王步(-)是著名陶瓷美术家,首创借鉴水墨技法创作青花,被誉为“青花大王”。其长兄王声怀(-),二兄王希怀(-)均从事陶瓷艺术事业,精于青花,受到陶瓷界的好评。其子王清平、王青,媳徐国琴、李燕及侄王华都酷爱陶瓷,在陶瓷绘画界做出了一定成绩。
陆如世家
陆如:年1月生,江西丰城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自幼随父学艺,酷爱陶瓷艺术,拜著名国画家许麟虗为师,擅长中国花鸟画,陶瓷釉上、釉下综合装饰,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年应邀赴日本国,年赴泰国做艺术交流。年至年作品四次在香港展出,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青睐。陶瓷精品被日本等国以及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其父;陆云山(-)擅长花鸟,精于新彩研究,有“八小名家”之誉。其子陆涛、陆岩继承家艺,兼集当代瓷画之长。
曾山东世家
曾山东:原籍江西省丰城市,年6月出生于景德镇龙船弄瓷雕艺人之家。其父曾龙升,是景德镇瓷雕名师,陶瓷美术家,是“陶瓷曾”的创始人,与天津“泥人张”、佛山“陶塑刘”并称为中国雕塑巨星的工艺美术家,6岁那年不慎落水得病,用药不当,致终生聋哑。8岁正式随父学艺,在父亲悉心授导和严格要求下,他克服生理缺陷,从复制开始,苦练基本功,14岁时,便能独立创作。高小文化,在景德镇市雕塑瓷厂从事陶瓷雕塑创作。年,被授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善于创作气势恢宏的大型组雕,代表作有《飘海八仙降八兽》《伟大的胜利》、《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奋战众天神》、《十二花神》《三星下棋》等瓷雕,反映了他独特的创作才能。
其子曾继荣13岁随父学艺,酷爱瓷雕,是继承“陶瓷曾”的第三代主要传人。
王怀俊世家
王怀俊:其祖父王大凡,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珠山八友"之一;父亲王晓帆先生(-)亦是景德镇著名陶瓷艺术家,20世纪50年代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粉彩仕女瓷画著称创造性发明了“陶瓷粉彩贴花”,为陶瓷生产填补了一项空白。
其女王莹继承父业,从事陶瓷美术研究与创作。其子王桤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研究生。
谢胜旺世家
谢胜旺:原籍江西省临川县,年10月出生于景德镇,自幼生长在陶瓷世家。谢家至今连续六代人历时百年从事陶瓷器型、陶瓷民间美术技艺的实践,其家族形成并代代相传着陶瓷堆雕绝技,声名远扬。
邓爱英世家
邓爱英:年5月生,江西余干人,祖辈四代从事陶瓷绘画,受家庭影响,随父邓肖禹学艺,专攻花鸟,在艺术瓷厂美研室从事陶瓷绘画工作。作品多次参加省、市陶瓷展获得好评.
其父邓肖禹陶瓷美术家。祖父邓青莲(已故)主攻人物画,擅长山水、花鸟、鱼藻以及瓷画像,是个多面手。其曾祖父邓碧珊(已故)为珠山八友之一,清末秀才,善吟诗作画,并工书法,最擅长鱼藻画,所画之鱼栩栩如生,真实动人。其兄邓学贤擅长粉彩花鸟、并画鱼藻、走兽、作品深受好评。
牛水龙世家
牛水龙:年生,江西都昌人。出生陶瓷家庭。8岁开始学徒,擅长釉料配方,高温颜色釉配制。年薄胎瓷新工艺获省一等奖,国家科委发明奖,年获全国首届自学成才拔尖奖,年评为省、市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同年评为瓷都十大新闻人物。先后在红旗瓷厂,新华瓷厂、红光瓷厂担任过技术科长、研究所所长、厂长等职。
祖辈四代从事陶瓷事业,祖父牛道煌是施釉好手,父亲牛波阳擅长利坯,其子牛士荣现在轻工业陶研所从事陶瓷工艺的研究应用,设计的咖啡具获轻工部一等奖。
孙同鑫世家
孙同鑫:年4月生,江西丰城人。祖辈四代以陶瓷为业,任红旗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对釉下彩和高温颜色釉有独到研究,作品多次被选送参加国际博览会和国内外展出并获奖30多项。
其祖父孙洪元(已故)是景德镇当时做大件琢坯的著名高手,并从事高温颜色釉的研究。其父孙振东秉承父业,在恢复和提高传统颜色釉研制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其妻王水玉,陶瓷美术设计师,在历次百花奖展览中,作品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其子孙立新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工作,是陶瓷美术界中的青年佼佼者。
刘平世家
刘平:别名芝生。原籍安徽省黄山市,年7月出生于江西波阳。在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艺术室,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和研究。
父亲刘雨岑,是陶瓷美术名家、国画家、景德镇"珠山八友"最年轻者,以釉上粉彩花鸟瓷画著称,在海内外颇有美誉。
刘烟林世家
刘烟林:年11月生,江西临川人,祖祖辈辈从事陶瓷生产。其祖父刘松恒,父亲刘荣生皆从事陶瓷琢器刁削工艺。12岁随父学艺,从事陶瓷琢器刁削,后逐渐对模型制作有了兴趣,年后一直从事模型制作,掌握了精湛的模型制作技艺,为模型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毕德芳世家
毕德芳:原籍安徽省歙县,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毕伯涛为清末秀才、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三十年代初与其外祖父王大凡同创"月圆社",后人称之为"珠山八友",影响极大。其父为陶瓷美术家毕渊明,善画虎,生前举办过50多次个人画展,以诗、书、画、印著称于世,在景德镇瓷苑画坛,素有"毕老虎"之誉。
余子富世家
余子富:年11月生,江西都昌人。祖辈四代以陶瓷为业,景德镇为民瓷厂任窑炉长,专门从事柴窑、围窑、煤、油隧道窑烧练,还掌握用煤烧多种颜色釉的技能。年继承父亲从事颜色釉研究。
其祖父余用田(已故)系一直从事柴窑烧练,其父余略店(已故)系陶瓷老艺人,擅长高,低温颜色釉配方,在轻工部陶研所工作期间,将祖传秘方无私贡献给国家,把自制的各种颜色釉、花釉送给陶研所、获得部、市政府嘉奖,称他为“珐花(釉)大王”。其子余忠东(年6月生)继承家业,随父学艺,从事研究颜色釉工作。
余希鹏世家
余希鹏:年11月生,江西都昌人。祖辈四代以陶瓷为业,擅长烧练各式窑炉,-年参与”用焦炉煤气烧制景瓷新技术“试验,获得成功,荣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陶瓷公司一等奖。“色釉综合装饰夜光釉瓶”等多件作品获精品大奖赛“金杯奖“二等奖和全国陶瓷艺术展二等奖。
其父余建邦,从事陶瓷工作几十年。其祖父余忠荣自9岁学徒,24岁开始柴窑把桩,把桩技术升至八级,为景德镇窑炉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曾祖父余叼金自小在天灯背窑学徒,专长烧窑,曾先后为罗家窑,豆芽井窑老板。
张正海世家
张正海出身于陶瓷雕塑世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其外祖父蔡金台是景德镇首批授予的"陶瓷美术家",二十年代从艺于瓷雕名师游泽长,五十年代末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其父张新喜早在三十年代初受业于身怀绝技的镂雕名师徐顺元(绰号"盘古”门下。张正海自幼秉承家学,年1月进雕塑瓷厂随父学艺,得其真传。其子张军受父辈影响,对雕塑美术产生浓郁的兴趣,精于圆雕、镂雕和捏雕工艺。
汪桂英世家
汪桂英:室名"平山草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年被授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
出身于陶瓷美术世家,其父汪野亭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珠山八友"之一。汪桂英擅长陶瓷器型设计、高温色釉综合装饰,兼长中国画,粉彩山水、釉下彩花卉。她的粉彩山水瓷画,既得其父遗韵,又借鉴西画技法,广采山水画名家名画的画风画技,构图简洁明了,意境宁静高远。她的色釉综合装饰,气韵生动,形意自然。其子曾良、曾军随母学艺,瓷上山水绘画各有所得。
余慧光世家
余慧光:-年,江西都昌人。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后随父亲余文襄专攻陶瓷雪景山水,得其父严授,作品畅销世界各地。年应日本邀请在东京举办的”大中国展”作现场绘画表演,受到高度赞誉,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收藏。作品“长胫瓶”作为国家礼品送美国白宫收藏,其父余文襄(-)是景德镇著名陶瓷美术家,享有“雪景大王”之誉。其女王琪、其侄余刚都继承家业,专攻陶瓷粉彩雪景。
洪国忠世家
洪国忠:年生,江西东乡人,祖辈四代从事陶瓷事业,是陶瓷琢器利坯高手,技术全面,从原料到成瓷能一手完成。曾制作过中法技术合作瓷、外交部礼品瓷,国家用瓷、毛主席用瓷、陈设瓷、展览瓷。试制的新产品在多次评比中获奖。年、年两次赴美国作陶瓷制作表演。其祖父洪金钱(已故)从事陶瓷青花工作几十年。其父亲洪炎喜(已故)是陶瓷国器利坯能手,江西省首届劳动模范,在发展生产找窍门运动中创造了一刀法,为景德镇陶瓷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其子洪燕平(年生)随父学艺,现已掌握了父亲两套技术,从原料到成瓷能全面完成,兼习青花和釉上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游艺世家
游艺:原籍江西省波阳县,年6月出生于景德镇。父亲游渊泉擅长陶瓷书法,山水、翎毛瓷绘均有造诣,其乐于施教,广授艺徒,在景德镇陶瓷美术界颇有声名。游艺自幼秉承父教,习画学艺,读书赋诗,又师从景德镇绘瓷名师朱受之、吴德祖先生,学画瓷像、花卉、翎毛,在家教师传下,他系统地学习素描、速写、中国画技法,为其陶瓷美术创作夯实了基础。
由于禀性所好,后转习绘画虎、狮、猫、蝶、菊。自五十年代始,常与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毕渊明联手画虎。六十年代初,由游艺画虎,毕渊明衬景题款的《虎啸图》被推荐展出,一时传为艺苑佳话,"游老虎"之名不胫而走。
蔡忠顺世家
蔡忠顺:年生,江西南昌人。擅长陶瓷雕镶,并能全面掌握陶瓷美术设计、颜色釉综合装饰及历代陶瓷雕镶器的仿制和其他陶瓷仿制,作品“彩红釉似玉瓶”获首届国家陶瓷节精品大赛和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其传略已载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辞典”。
蔡忠顺一家四代从事陶瓷传统工艺雕镶工作,近百年来,始终如一地继承发扬雕镶工艺并做出了较大贡献。其父蔡金裕(-),雕镶老艺人,参与过万寿宫、毛主席纪念堂用瓷的制作。其祖父蔡道哈随父学艺,自开雕镶作坊,大胆改进传统工艺,提高了质量。其曾祖父蔡厚广,年来景从事雕镶工作。
潘文锦世家
潘文锦:年生,江西波阳人,年就读省立陶瓷学校,年入省立陶专任教务员,校务委员,年进陶瓷研究所任技术员,、年赴上海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研所学习,回所后一直担任色釉、色料科研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陶瓷工作40年来,主要主持中央首长出访礼品瓷及展览瓷的承制任务。主要著作有《景德镇颜色釉发展概貌》、《景德镇的青花瓷》等十余部书籍以及许多科研成果。
其父潘庸秉(年生)自幼在家随叔父潘匋宇(著名瓷画家)学画,年毕业于江西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并在陶校任教。年后任陶研所所长,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副主席、市美协主席和《陶瓷美术》杂志总编等职。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家陶瓷展,主持设计礼品瓷、展览瓷、苏联定制瓷、建国瓷及人民大会堂专用瓷,在景德镇享有一定声誉,被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
注:本文由“景德镇瓷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