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镇鲜为人知的文化密码
田野调查的大收获!临济镇发现多件民国,解放初期土地证,交易契约的文物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在临济镇,一个村民向我们展示了保存了70多年的有关土地方面的文件。文件装在一个小花布袋内,虽然里面放了叶子烟防虫,但因为年代久远,纸张破碎成小片,粘连非常严重。经高祥君老师几天小心翼翼的剥离拼接,发现其中的文物有:一,年邛崃县政府发给的房产土地证
二,年,曾熊氏将房屋交于王锡洲居住管理的合同文书
三,民国35年(年),政府发给王锡洲与曾熊氏土地交易契税的收据
四,民国33年(年),曾黄氏与王锡洲买卖田地的合同
这几个文件,对于研究解放前后,邛崃地区土地房屋所有权的变动,民间土地交易契约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大石
链接: 顺公路下一条小路走到绿丘包前,撩开厚实的野生藤蔓,一座高大、灰白的座椅式墓碑呈现眼前。这座歇山式七檐牌楼碑,因墓碑比一般的碑体高大,上面又雕刻着许多精美图案和人物,当地人称之为“花碑”。
第一眼看到此碑就给人非同一般的感受:墓正中一通碑不按常制铭刻墓主名讳,而刻着碑序铭文;将两位墓主——郑氏显忠、守靖父子的碑铭分列碑序左右。
从父子碑铭中得知,此碑立于清·同治四年(年)乙丑冬一阳月望六日,距今已有多年了。中间主碑一字牌楼歇山式,三层五檐、四柱三碑,两侧单檐碑成八字形紧靠主碑左右。
经勘测,主碑高4.4米,宽3.3米,每边侧碑高1.4米、宽1.7米;整座碑宽达6.7米;四根主碑立柱厚0.48米、宽0.31米。在三通主碑的碑额、碑屏上的祥云、缠枝、人物图案浮雕栩栩如生。
仔细勘察,从主碑左侧损坏的立柱与碑页处发现了此碑的与众不同。邛崃,无论山丘还是平坝都有花碑,形制差异不大,用材也只是因地而异,就近取材,或用砖砌、或垒石。
可郑湾这座花碑却不用砖石,而以石灰、小卵石混合的三合土为原料,采用古代模板筑墙的方法,浇筑出了形同砖砌的花碑,碑体外面粉糊上石灰浆。再以陶瓷雕花的手法在碑页上雕刻出笔意甚浓的铭文,以陶瓷贴花方法在碑额、碑屏做出栩栩如生的浮雕,完全可与砖砌花碑媲美。若不是碑体损坏外露,谁还怀疑这不是砖砌的花碑呢?
再看碑面铭文,阴刻于约一厘米厚的石灰粉糊面上,特别是碑序铭文,墨色罩染整个碑面,精湛的雕刻技艺将毛笔书法的笔锋、顿挫、折转的笔意展现得淋漓尽至。它既有石刻碑文的古朴、厚重,又有宣纸书写的舒展、灵动。观其碑文犹如欣赏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令人陶醉!
勘察完这座建筑风格迥异的墓碑,让我们看到了临济先民的聪明才智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他们也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历史信息和独特墓碑建筑的物证。
来源
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高祥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1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