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二战后期波兰的第三

说到波兰历史,就不可能不提它的三起三落:即三次亡国与三次复国。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是第一次亡国;拿破仑建华沙大公国是第一次复国;华沙大公国被普奥瓜分是第二次亡国;建立波兰第二共和国是第二次复国;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是第三次亡国;而战后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则是第三次复国

今天的波兰

在前几期的文章当中,咱们已经简单讲过了波兰国家的前三次亡国跟前两次复国,而咱们本期毫无疑问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波兰国家的第三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复国,即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相较此前波兰国家的领土来说,在二战后整体西移了多公里,但总面积却缩小了7.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约20%的领土(相当一部分割给了苏联)。

波兰人民共和国领土变化

但新生波兰整体上还是位于欧洲中部,还是一个典型的中欧国家:它北临波罗的海,西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接壤,南部与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为邻,东面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接壤。

波兰人民共和国位置

而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咱们也不难想象在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期间波兰该有多“不好受”,基本上当时整个波兰被苏联当局给把控着,就如同战后捷克、南斯拉夫等国一样,一直到东欧剧变波兰才结束这种局面

年7月21日波兰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当时的正式国名是波兰,一直到年7月22日才正式定国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国旗

而从时间上咱们也不难发现,波兰人民共和国其实是在二战末期建立的,赶上了二战末期的种种矛盾跟政治媾和

而等到冷战之后,波兰就“自动”成为了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即互会)。尽管波兰人的意见不那么重要

华约

而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波兰的执政党自然也得是代表工农的喽,所以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主要是波兰统一工人党

在此情形之下,波兰人民共和国紧紧跟着苏联的步伐走着苏联的道路,直到年6月28日的“波兹南事件”。

波兹南事件

从此之后波兰逐渐对苏不满,然后矛盾逐渐明面化,最终就是年12月29日,波兰人民共和国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即波兰第三共和国),并更改国徽。波兰人民共和国不复存在。

艰难建立

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28天攻陷首都华沙,36天全境沦陷。等到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又占领了波兰剩下的部分,即被苏联占领的部分。

闪击波兰

等到年5月,波兰工人党在波兰流亡政府跟苏联等方面的帮助下组成人民近卫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抗击纳粹鬼子的游击战争。

年底到年元旦,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各民主党派在旧都华沙秘密组织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由贝鲁特任主席。把人民近卫军和各游击队组成人民军。

贝鲁特

年7月22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海乌姆组成了著名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还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言》(即《七月宣言》)

《七月宣言》

该宣言宣告了波兰新国家的诞生,由此波兰人民政权建立。但此时的波兰尚有大片地区位于德国人的控制之下,新生波兰政权仍面临巨大挑战

伴随着苏德战场局势的改变,苏联红军以惨重伤亡、巨大牺牲为代价解放了东欧诸国。等到了年8月就推进到了华沙的近郊

苏联红军

而当时因为卡廷森林事件(详情参见卡廷森林事件,二战苏波矛盾下的惨案——波兰简史17),波兰跟苏联交恶,加之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以及波兰民族自尊心等等因素,最终波兰人决定要赶在苏联人解放之前由波兰人自己解放

卡廷森林事件

当时波兰地下军主要是想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因为一旦苏联解放了华沙等地,那么战后这些地区势必又会是苏联人的“地盘”,事实上后来苏联人并没有直接进行占领,而是通过施加影响将波兰政府变成傀儡、半傀儡政府

而这些爱国波兰人就赶在苏联大军到来之前自己先起义,即著名的华沙起义。但一方面纳粹势力尚在,另一方面波兰势单力薄,所以很快就被纳粹德军血腥镇压

华沙起义

而斯大林则认为,这种不负责任不顾大局的做法根本不应该得到同情。所以苏军也没有给予华沙城内起义军太多的支持(当然某种程度也是波兰人自己作的,不是波兰人不想要苏联援助的吗?更何况本来就是赶走德国人跟驱逐苏联人的两步,波兰非得并成一步走,可不步子迈得太大了嘛)

斯大林

所以在血腥镇压之下起义失败,希特勒还下令将华沙夷为平地,华沙沦为一片废墟,而华沙人也进了集中营,这对于刚刚成立的新生波兰政权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大打击

希特勒

后来等到年1月17日,苏波军队联合解放了早已成为废墟的华沙。此时的新生波兰政权就意识到在战后千疮百孔的客观条件下,波兰不得不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苏联

于是乎年4月,波苏两国签订了友好互助与经济合作条约,以求战后的发展,当然条约当中有不少内容是有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的内容。

年6月,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正式改组为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同时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确定了波兰东、西部边界:

东部以寇松线为波苏边界,西部波德边界向西推移至奥德-尼斯河。如此一来波兰东面割给苏联的土地就从西面的德国找回来了,尽管总体还是亏了,但波兰又能说啥呢?

波兰人民共和国疆域

无论损失了多少领土或者人口、经济什么的,好歹战后的波兰算是重新建立起来了,波兰国家再次复国了

谋求发展

《七月宣言》宣告了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但这个政权总体上却是一个在苏联扶植之下的存在

波兰人民共和国国徽

早在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后,波兰流亡政府就先后在法国跟英国设立,以领导国内反纳粹斗争运动,而等到波兰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个流亡政府竟依旧存在

当时的英美等国在战后很快就意识到跟苏联的关系即将改变,当然苏联方面也是如此。由此在二战尚未结束之时,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就已经产生了摩擦跟矛盾

两大阵营

这种矛盾在日本投降后就全面爆发,而西方国家则或有意或无意地“支持”了这个波兰流亡政府跟波兰社会主义政府相抗衡

于是乎这个所谓的“波兰流亡政府”一直从年持续到了年,也就是波兰人民共和国结束后

年波兰举行议会选举,经过普选后,由苏联支持的工人党领袖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当选为总统,社会党人西伦凯维兹任政府总理,由此波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贝鲁特(左)宣誓就职

而西方的流亡政府基本被排斥在波兰权力中心之外,事实上这个流亡政府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间的矛盾正是当时美苏争霸下资本主义阵营跟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矛盾的缩影。

年12月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合并,成立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也就是日后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当然还是由贝鲁特任总书记。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

当时的波兰人民政府把大中工业、交通运输、银行都收归国有,还实行了土地改革,也动员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总体上在社会主义方向上,波兰国家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都有了改善

年10月7日波兰还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六年计划(即-)。

年,波兰正式改国号为波兰人民共和国。7月通过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一职。

同年,亚·萨瓦茨基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贝鲁特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等到年3月贝鲁特就病逝于莫斯科,后来由奥哈布继任第一书记。

奥哈布

至此为止,波兰依旧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大步向前,但很快波兰国家就因为各式矛盾出现了危机...

危机

战后波兰确实在苏联的帮助下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恢复了国家发展。但波兰的社会结构、政治、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说明了波兰建立的社会主义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

但当时以贝鲁特为首的波兰政府其实相当僵化死板,教条主义错误在一系列事件之下发酵,几乎全盘接受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贝鲁特

而咱们知道,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当时苏联模式虽说对苏联帮助很大,但仅仅说明它比较适合苏联罢了,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

像中国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初苏联还想将苏联模式套在咱中国身上,结果咱们独立自主,坚持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嘛

苏联模式

但波兰不是,一方面确实波兰在社会主义理论上还是个新手,另外当时苏联为了欧洲战略,确实对波兰“看得比较紧”,诸多因素舒服了波兰国家,最终照搬了苏联模式

依据苏联模式,波兰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把发展重工业放在了首位,按“重—轻—农”的顺序进行工业化。

但作为一个长久以来的农业国家,此举的结果是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的片面发展却带来了农业的长期落后(时至今日的俄罗斯也面临类似的窘境)

与此同时当时波兰国内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再度下降。而这无疑引起了广大波兰人的不满,加上历史因素、民族因素等,最终发酵成为了所谓的“反俄叛逆心理”。

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波兰人内心深处的反俄叛逆心理;宗教、自由主义的传统;执政党的失误;官僚腐败现象盛行等等等等的因素,最终汇聚在了一起,使得波兰成为二战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不安定的国家!

那么波兰究竟有多不安定?苏波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矛盾?美苏争霸背景下的波兰又将何去何从?

欢迎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zx/126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