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长崎,丧并快乐着的性格很日本中

哥拉巴公园

在长崎的街道溜达,看见西式建筑和日式和风街道风情相结合,是很平常的事,可以说毫无违和感。

翻阅长崎的历史,这座日本九州岛西岸著名港市,其城市风格却显得多样化。

在长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欧尤其是荷兰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宗教、科技、文化等方面,所以在长崎随处都能见到西欧国家的缩影。

而进入长崎的哥拉巴公园(GLOVERGARDEN,中文也被译作格洛弗公园),能了解到长崎和西欧源远流长的关系。

哥拉巴公园始建于年,是当年苏格兰商人哥拉巴的宅邸,公园建在半山腰,连电梯都长的这么美。

哥拉巴公园内有日本最古老的木质洋房,西式风情建筑和日式和风街道相结合。

公园内可以俯瞰长崎港口,算是长崎最好的观光地之一了。

进入公园,最先看到的是三菱第二船坞宿舍旧址。“船坞宿舍”指的是,船在船坞里维修的时候,船员临时入住的设施。这是一栋年建造的西洋式建筑,也是哥拉巴公园里制高点,爬上二楼能俯瞰整个公园和长崎。

整个公园的核心景点——哥拉巴宅邸,是当年商人哥拉巴生活工作的地方,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木质洋房。公园内有鸽子有锦鲤,诸多植物和动物,将这里装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

苏格兰商人托马斯布莱克格洛弗,被日本称为“为开港的日本送来现代新风的冒险商人”他在诸多方面为日本走向近代化做出贡献。他宅邸的模型是一片三叶草的形状,有幸运、幸福的含义。

整个公园有2块心形的石头,据说找到这2块石头的人能获得幸福哦!

哥拉巴公园闻名于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而这里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

园内有哥拉巴先生雕像和蝴蝶夫人巧巧桑的扮演者——日本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三浦环的铜像。

玩法推荐tips:

1.旧长崎地方裁判所长官舍(怀古照相馆)

可租赁西式衣物拍照所用,COSplay蝴蝶夫人,价格30分钟约日元。(营业时间:10:00-17:00)

2.自由亭饮茶

作为日本最早的西洋料理店,在这里可以眺望海港,建议点与长崎渊源深厚的荷兰人所钟爱的冰酿咖啡。

3.格洛弗咖啡

园内一处开放式咖啡处,建议点长崎炭烧咖啡、各种草药茶、“BANZAI碳酸,长崎特色“手拉手碳酸饮料”。

地点:三浦环像前广场

营业时间:10:00-17:00冬季11:00-15:30or15:00

4.公园商店

长崎经典特产“卡斯太拉”蛋糕、园内心石为图案的限定产品,以及仅在格洛弗园才能买到的特色纪念品。

:长崎县长崎市南山手町8番1号

:从博多火车站乘坐JR特快海鸥号(约需1小时55分钟),在JR长崎站下车,从“长崎站前”乘坐市内有轨电车在“大浦天主堂下”下车(约需15分钟),步行8分钟左右。

郑成功纪念馆

长崎不止是一个跟西方文化有所交融的地方,还是一个跟中国有着较深渊源的国家。在长崎县西北部,有一个名为平户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听到郑成功的故事。

在平户海边有“郑成功儿诞石”。

登上小山坡,一座红色庙宇顿现眼前,门上刻“郑成功庙”四个汉字。

庙宇很小,仅容一尊郑成功坐像,善信只能在庙外参拜。

庙前有牌坊,建筑风格可以理解为中日合璧。日本的郑成功像身穿绿色官服,有“和”风元素,和海峡两岸的不同。

下山步行不久,就来到郑成功的出生地“川内町”,郑成功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川内町现在还有很多居民,街上人不多,但如果你懂日语,随口问几个行人,他们都多少能讲出点郑成功的故事。

“郑成功纪念馆”是在郑成功故居的遗址上建立的。馆旁有郑成功母子雕像,幼年郑成功依偎在母亲身边挽着其胳膊,一副亲昵的模样,眉宇间透出跟年龄相符的稚嫩。

进馆参观是免费的,馆内空间不大,有一些展品和摆设。

现在纪念馆由一名长者打理,对游客很友好,虽然只会说日语,沟通不便,但很亲切,会给你纪念册盖章。

不时听到他说“TeiSeiKo”,是郑成功三字的日语读音。老者还售卖着一些郑成功纪念品。

和郑成功纪念馆挨着的是一个神社,名为金刀比罗神社。

如今神社附近有一棵大树,相传是郑成功亲手种植的。旁边还有几棵柚子树,柚子结的个儿大饱满,却无人摘。

田平教堂电影《沉默》故事缩影

年,美国派拉蒙公司发行了一部和天主教有关的电影,这是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影片,名字叫《沉默》。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远藤周作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禁教令时期,一个葡萄牙耶稣会的教士在长崎附近的小村子传教的故事。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调查恩师因遭受「穴吊」酷刑而宣誓弃教一事,因为这事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不只是个人的挫折,同时也是整个欧洲信仰、思想的耻辱和失败。在传教与寻访的过程中,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挣扎与超脱……所有的两难情境都面临了,逼迫着他对基督的信仰进行更深层且更现实的思索,虽然被迫害,但最终,他内心得到升华,拥有自己对信仰的诠释与实践。

宗教的传播,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所以在平户、长崎一代有很多的天主教教堂也不足为怪。

这些遗迹,不仅成为了当地信徒经常去祷告的地方,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如今长崎还保存着王直故居,离松浦史料博物馆很近。

平户藩主松浦隆信藩主基于对日葡贸易的期待,一开始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给与了积极的支持,从而使平户一带教堂林立,圣歌飞扬,随着宗教一同传入的还有西方医术。毫不夸张地说,平户是日本向西方世界打开的第一扇大门。

然而好景不长,德川幕府很快就意识到了外来宗教对其政权的威胁,立刻就颁布了“禁教令”,基督教徒被逐出平户,传教士遭到迫害直至杀戮,一些教徒的宗教活动转入地下,电影《沉默》就是在讲述这段历史。

我们所到达的田平教堂,是移居到田平的信众们捐资修建的,于年建设完成的红砖教堂。

教堂正门矗立着圣母玛丽亚塑像。在教堂的侧前方有一片墓地埋葬着死去的教徒,墓地被夕阳映照得平和且肃穆。

按规定教堂内部是不可以拍照的,但管理员听我们是从中国远道而来,便通融说可以拍照。

田平教堂的内部是三廊式结构,科林斯式圆柱撑起漂亮的蝙蝠型屋顶。

绘有宗教故事的彩玻璃在阳光的映透下美轮美奂。

坐在座位上祷告,内心会有一种平和的力量,那股力量如阳光般温热。

日本的禁教令是于年解除的,从那以后基督教在日本得以正常传播,“长崎教堂群”就是日本基督教年传播和渗透的历史鉴证,也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今天到平户来旅游的人,会发现一个奇特的景象,就是教堂与寺庙、神社相伴。

它们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寓意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换来的是宗教信仰的高度自由。

田平教堂附近有一处龟冈神社,新年将至,在这里能看见人们对鼠年赋予的期许,不过如果大家知道年的开年如此坎坷,会不会在这里祈愿年的重启。

挂一个许愿牌,希望疫情过后的世界,人们能够一直享有平安喜乐的好日头。

有田陶瓷市场

小时候看过一本书《佐贺的超级阿嬷》,治愈系故事,但通篇读下来对佐贺的瓷器便很有憧憬了,真正来到这里,虽然没遇到市集,但挨个逛陶瓷店子,对爱淘货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如果有时间去小镇有田,从佐贺前往非常方便,坐松浦铁道又能继续到伊万里。一天两个陶瓷乡,足够满足钟爱陶瓷艺术和实用器具的宝宝们了。

小小的佐贺县,最有名的是唐津烧、有田烧和伊万里烧。对应的地名,就是产地。和比较古朴的唐津烧风格相比,我更喜欢柔滑细腻的有田烧。

伊万里的产地有田市,这片地方烧制的陶器会被送到附近的港口伊万里港,故也被称做伊万里烧。伊万里烧始现于年前,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佐贺藩主葱朝鲜半岛带回一批陶工,命其制作当时日本没有的瓷器。朝鲜的审美是蓝白二色,但是日本人酷爱绚烂色彩,因此催生了日本的色绘古陶。就这样,伊万里烧成为了日本瓷器之祖。青花瓷是伊万里中最古老的瓷器。

所以,来佐贺淘瓷器的人,很多偏爱这里的青花瓷,相比于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古伊万里的青色是融入白色,中国景德镇的青在白色上显得色彩鲜明。

有田烧最大的特别之处是将石头粉碎然后做成黏土,不添加任何东西烧出来的瓷器称之为有田烧。全日本只有有田有这样的土,非常稀有。

在陶瓷市场,你能找到各种陶瓷类制品,无论是摆件还是装饰,无论是器皿还是艺术品,各种风格、器形都能在这找的到,尽情逛,别挑花了眼就行。

在有田陶瓷市场,我还看到了中国德化白瓷艺术品的身影。

而这个牡丹绘花瓶子,更是将日本色彩元素发挥到极致。

【玩法Tips]

1.有田烧市集

佐贺县的有田町被喻为日本的“陶瓷之乡”,其地位相当于景德镇之于中国。在有田町每年4月29日到5月5日都会举行一场陶瓷集会,集中展示和出售日本国内颇负盛名的有田烧。从JR有田站到上有田站的大约4km的道路两旁,近家陶瓷店全部开门迎客,从门口到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精致玲珑的有田烧,从普通的家用陶瓷器,到身价不菲的名家之作应有尽有。

2.佐贺县立九州陶瓷文化馆

九州陶瓷文化馆坐落在山坡上,馆内展示了蒲原系列瓷器、肥前古唐津瓷器、柿右卫门及锅岛藩窑瓷器等名作。其中最重要的展区分为古有田烧和现代有田烧。可以看到最本源的古陶瓷和现代艺术家的新体会。

3.九州陶瓷文化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xw/133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