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党史教材珠山红色记忆景德镇贫
一直有一种说法,江西是革命老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但千年瓷都景德镇,虽然是江西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却没有走出过一位开国将帅。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根据《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三十三卷记载,开国中将黄火星就是一位从景德镇贫苦窑工成长起来的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黄火星曾在红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担任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黄火星的革命生涯极富传奇色彩,他不但曾是景德镇的一位贫苦窑工,他也是唯一一位由周总理单独授衔的开国中将。《古镇珠山》“身边的党史教材—珠山红色记忆”栏目将用连载的方式为大家介绍这位:
景德镇贫苦窑工里走出的开国中将——黄火星(一)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珠山区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的中心主城区、历史老街区、文化核心区。古镇珠山不仅拥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也拥有许多记录着革命斗争精神的红色城市记忆。这些红色资源,是珠山区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身边的好教材”。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珠山的红色记忆,用好身边的党史教材,珠山区委宣传部、珠山区党史办共同推出“身边的党史教材——珠山红色记忆”专栏。让古镇珠山的广大读者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进这些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
黄火星,本姓陈,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关于黄火星的出生地、原名,均无法详考。本传记所述依据黄火星年写的自传,存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他7岁的时候,因军阀混战和连年天灾,一家无以为生,父母带着他和他的弟弟从河南逃难至江西景德镇。
后因母亲亡故,无钱安葬,父亲将他卖给当地黄姓人家。父亲将母亲安葬后,便带着弟弟逃难他乡,不知下落。黑暗的世道,骨肉的悲惨分离,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创伤。养父黄聚发,系江西省乐安县三十六都新姚家村人。18岁时前往景德镇学画瓷,嗣后与人合伙经营小瓷厂,年开始自办小瓷厂。黄火星(养父为其取名黄火生,号以和,参加革命后改现名)8岁时就在养父与人合伙经营的“公兴和”瓷厂当学徒。10岁至11岁入私塾读书。由于养父母未生儿育女,只是希望他为黄家传宗接代。因此,只让他读了两年私塾,又要他在瓷厂当学徒;并为他收养了童养媳。不久养母病故,养父续娶李氏为妻。后母对黄火星百般虐待,不是呵斥,便是毒打。在瓷厂又时常遭到师傅的打骂和社会的歧视,他极感痛苦。
年黄火星15岁时,养父为他完了婚。次年生一女孩。年,他在自家瓷厂当学徒时,加入大仲平(瓷业工种的代号)行会聚英社。后来,该会分裂为两班,工头师傅为老班,学徒工人为新班,互相斗争。年,养父病故,后母改嫁。养父所开瓷厂倒闭,欠债余元,他将家具财产典卖殆尽,除安葬养父外,尚欠债千余元,债息和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迫使他不得不于次年到“义盛兴”号瓷厂和瓷业公司装窑。他一心想学把好手艺,提高自己的造瓷技术,多得工资还清债务。但辛勤劳动一年,仅能赚百元左右,且物价暴涨,百货昂贵,不但不能偿还欠债,而且难以养活妻女。生活的挫折,幻想的破灭,使他渐渐滋长了反抗思想。年初,在中共组织的帮助下,“聚英社”新班改为学徒联合会。共产党员余金德、共青团员张炳生与黄火星结为好友,在他们的直接教育启发下,黄火星开始认识到,穷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打倒地主资本家,推翻反动统治。
同年夏,黄火星参加了中共组织发动和领导的景德镇工人“雄黄酒”罢工运动。端午节这天,全镇60多个行会的万余工人,纷纷走上街头,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游行。国民党反动政府派出大批军警,上街捕捉了10余名工人,但工人们毫不气馁。运动持续了1个多月,反动政府只好下令释放被捕工人,并答应改善端午节伙食的要求。罢工斗争的胜利,使黄火星受到鼓舞。
不久,反动政府和资本家,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工人领袖,解雇罢工工人。黄火星被工厂老板解雇后,不得不携妻带女投靠市郊岳父家,租种地主4亩地,并靠推土车替人搬运货物以维持生活。
年春,共产党又发动工人开展反“春荒”斗争。黄火星也积极参加了此次斗争。7月,红军第二次打下景德镇,公开成立了景德镇市苏维埃政府,余金德任主席。并成立了市总工会,黄火星担任总工会青年部宣传员。嗣后他又参加了反帝拥苏大同盟、革命互济会等组织活动。
同年10月,红军第三次进入景德镇。觉悟了的工农群众,几天内就有多人报名参加红军。黄火星也想参军,但一念及家有受尽苦难的妻女,又不忍心丢下。红军离开景德镇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景德镇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一个漆黑的夜晚,黄火星悄悄地推开家门,匆匆告别妻女。(黄火星妻子余玉金年病故。孤女由外婆抚养,1年4月患病去世)
黄火星随总工会纠察队转移到乐平众埠街,加入浮梁游击大队,担任宣传员兼司务长。
(后排右二为黄火星)
11月,黄火星由余金德、刘廷显、江旺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通过党、团组织的教育,黄火星思想觉悟有了提高,积极要求进赣东北军政学校学习。年1月,黄火星进入赣东北特区葛源军政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听了方志敏、邵式平、薛子正等人的报告和讲课,学习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豁然开朗,学习更加勤奋,每次测验都在第一、二名,受过学校两次奖励。并先后担任过团小组长、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委员。4月,由学校教育长薛子正和江丰、陈国洪介绍,黄火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4月底,黄火星从军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江西弋阳第四游击大队任政治委员。7月间,游击大队并入贵(溪)余(江)万(年)游击纵队,黄火星任纵队俱乐部主任。年月,贵余万游击纵队改编为赤色警卫师第一团,黄火星任该团共青团团委书记兼俱乐部主任。5月,省委指示赤警师积极配合余江邓家埠一带地方暴动。由于组织不严密等原因,暴动失败,师长祝荫隆牺牲。第一团团长、政治委员逃跑,部队被冲散,在该团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黄火星根据师政治委员倪宝树的指示,就地收容部队00余人,陆续送过信江北岸。随后他又收容了余人,但因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师清乡搜索,封锁信江,部队不能过江,每天只能靠打土豪筹款维持生活。随后,黄火星率领这支部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终于冲破敌人三次包围,绕道鄱阳湖至乐平寡妇桥回到赣东北苏区。在横峰葛源,这支队伍被临时改编为红军独立第十团,余人枪,黄火星任政治委员,没有团长。他率部在横峰莲河地区开展游击斗争,经常出没于河汊港湾,截击国民党军由信江运往浙江的枪支弹药船,曾迫使敌赵观涛部一个连投降。部队扩充到00多人,并有了较好的武器装备。同年11月,该团改编为红军第十军第八十二团第二营第五连,多余人员编入其他连队,由黄火星暂任第五连政治指导员。
3年1月,根据中革军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简称)的指示,红十军与红一军团第三十一师合编为红十一军,黄火星被任命为所属第三十三师第九十五团政治委员。接着,红十一军奉命渡过信江,进入中央苏区。1月下旬,在贵溪上清宫与红一方面军会合。为了配合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红十一军首战光泽,继而折回金溪打击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师。黄火星在每次战斗中总是身先土卒,勇猛冲杀,被人称为“猛子政委”。
4月间,组织上调黄火星到瑞金红军学校第四期学习,并担任上干队党总支副书记。1个多月后,他被调出红军学校,准备去苏联学习,后因上海联络站被破坏,未能去成,被分配到红军总政治部突击队工作,开展扩大红军运动。7月间,黄火星被调到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未完待续)
红色资料小卡片:
黄火星,年生,年加入红军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团、军分区、支队政治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四军团长,团、支队、旅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纵队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等职。率部参加赣东北、中央苏区反“围剿”、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宿北、莱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和漳厦等战役战斗。他对党忠诚,军政双全,为人正直,体贴群众,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黄火星病逝。文:《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三十三卷图:网络整理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责任编辑:刘靖值班领导:徐丽君?推荐阅读?习近平出席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想安全事上安全岗做安全人——珠山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珠山区工信局开展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社区居民的贴心人”——齐菊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xw/1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