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正真的辣,赣菜辣昏你的不是一道菜,
琥珀色的酱汁,在煲里咕噜咕噜地翻腾,发出微弱带点粘稠感的破裂声,像是含一口跳跳糖,糖粒在口中挣扎,最后缓慢瓦解所发出的声响,如果动图能放出声音,真想让你们听听那舒心的“下饭声”。
赣菜?“赣菜有什么代表菜啊?”“赣菜不就是往死里辣吗?”
一开始首图放出来馋你们的“三杯鸡”,其实就是赣菜里其中一个名菜啦。
“三杯鸡不是台湾的吗?”关于三杯鸡的发明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在赣南地区,也的确有三杯鸡这样的作法,依地区口味,可辣可不辣,南昌一带爱好加入小米椒,吃起来才够味。
江西家常的“小炒”做法,辣椒一定要下得足
瓦罐汤,瓦罐汤属于江西南昌一带流行的菜式,但单单一个汤品,无法囊括所有赣菜的精华。
瓦罐汤是小瓦罐放在大瓦罐里煨出来的
那就是江西人总挂在嘴边、心心念念的“(米)粉”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西人的饮食中离不开“米”
以米制作的米粉也占了一席之地
说江西是一个“嗦粉大省”也不为过,早餐、午餐、晚餐,每餐都可以嗦粉,南昌炒粉、上饶烫粉、景德镇冷粉……汤的、干的、冷吃、热吃、辣的、辣的、辣的,是的,不同地区都有流行的吃法,但总要加点辣,江西人才吃得舒服、吃得满足。
南昌炒粉
南昌炒粉讲究锅气,要煸得够干、带点锅巴最好吃,一般多在爆香阶段加入小米椒提辣味;
上饶烫粉的关键在熬制多时的高汤,粉仅是在水里烫熟后便捞起,加入高汤、放上肉末、煎蛋等配料,个人再依口味添加香菜、辣椒酱等调味,当地人还喜欢配上一根油条作为早餐;
景德镇冷粉选用的粉则比其他粉都粗、口感带点脆,粉稍微汆烫之后,和辣椒末、腌菜、桔皮、酱油等调料一拌就能上桌。
赣菜被八大菜系中的:
徽菜、浙菜、闽菜、粤菜和湘菜所包围
江西人口味的分歧,被重油的徽菜、讲鲜的浙菜、注重“清鲜”的闽菜、丰富的粤菜和重辣的湘菜所包围,临近的菜系便包办了八大菜系中的5种之多,江西各地的口味也因和临近菜系口味相近,产生了5个流派。
1个赣菜包含5大菜系
江西省内各地的口味大致可以分为5大流派
口味和临近省份靠齐
“豫章菜”以“烧菜”为主,重油、重色,多用新鲜的小米椒、绿色的杭椒入菜,但由于主要中心地带不依山、不邻湖,食材相对缺乏,主要以手工制作的小吃闻名,像是白糖糕。
小米椒是“豫章菜”中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浔阳菜”以赣中的九江一带为代表,靠近鄱阳湖,自然以湖鲜和临近山区的食材入菜,例如鄱阳湖胖鱼头、井冈山烟笋烧肉等,色泽、口味和南昌的“豫章菜”相比,则更清淡。
井冈山烟笋烧肉
上饶一带的菜式则称为“饶帮菜”,婺源也有特殊的“粉蒸”做法,不太嗜辣。上饶整体又因靠近浙江一带,沿袭了浙菜讲求鲜味的文化、不重色。
赣菜中的“粉蒸”做法,可以说是口味最清淡的一种
“萍乡菜”为赣菜中最重辣的一个派系,萍乡、宜春、新余等地位置靠近湖南,沿袭了湘菜中的“干香”味型,多用辣椒干入菜。
江西省内多山也多水
像是鄱阳湖胖头鱼,它能广为流传,变成赣菜中的名菜之一,想来肯定不是因为上面那层感觉拨也拨不完的小米剁椒,肥嫩鲜美的鱼肉是这道佳肴的主要特色。
上头红通通的一片除了有鲜辣椒,一般还有萝卜干、姜、蒜等,整体口味鲜辣微酸,鄱阳湖胖头鱼一菜更被誉为“一道菜尝尽鄱湖味”。
鄱阳湖鱼头
比起地道的做法,已经少了很多辣椒
有时候也会加点新鲜辣椒,做成家常的石耳炒蛋,赣菜一般都不会将食材过度地处理,简简单单,却很有温度,像是回家吃饭的感觉。
“辣嘴不辣心”的余干辣椒
丰收辣椒炒肉,对的,单单这么一道简单的菜肴,不仅让身处外地的游子心心念念,也被游客票选为“十大赣菜”之一,估计能让外地人也喜欢的关键在于余干的辣椒“皮薄肉厚、辣嘴不辣心”。
不过同样都是辣椒炒肉,赣南小炒肉有着些许的不同,一般多用和临近湖南类似的食材——螺丝辣椒来制作,同样滋味鲜美,但辣味更重。
赣南小炒肉
赣菜辣昏你的不是一道菜,是一桌菜
赣菜中所使用的辣味食材,和临近地区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小米辣椒,一般也称作泰辣(泰国小米椒),炒荤菜、素菜、炒粉都常用到;
微辣的绿色杭椒则多拿来做小炒肉,当做素菜的一部分,肉和辣椒一起拣着吃;
带点酸味的泡椒则和鲜味食材做搭配,牛蛙、鸡块、鱼肉等,泡椒凤爪也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开胃及下酒小菜;
干辣椒则多制作一些干香、干煸类型的菜肴,像是脆肚、笋干、熏肉等做搭配。
除了剁椒鱼头,许多赣菜都是炒成板栗色加上辣椒调味
一桌吃下来,时常有越吃越辣的感觉
赣菜的辣味食材尽管你都见过,
料理起来还是辣得很有辨识度、辣得直冲你心
话虽如此,可能还有很多人甚至没有认真吃过一次赣菜,找个时间试试看吧?可能你也能和我们一样吃出一种“回家吃饭”的踏实感,不惊不喜,却时常怀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xs/1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