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文明12条解读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www.yqyywdj.com/m/

《景德镇文明12条》解读

《景德镇文明12条》解读目的是引导广大市民发扬主人翁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景德镇文明12条》,争做文明市民,共建文明城市。

1、不说脏话

文明解读: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孟之道中有“君子交绝而不出恶声”——到了绝交的地步也不去说不好听的话。语言在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搭起了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反应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平日里,许多人在稍有矛盾时就恶语相向、出言不逊,正如“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心六月寒”——图一时之口快,伤彼此之和气。说脏话其实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语言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管许多市民本身并没有恶意,但不雅的语言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会打上折扣。

文明并不抽象,它是由一个个小细节构成的,我们不妨从“不说脏话”、“善待他人”的细微处认真做起!

2、不随地吐痰

文明解读:随地吐痰的危害很大,一口痰中会“驻扎”成千上万的病菌。通过痰液可能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尤其是防范意识不强的小孩玩耍时,手或玩具不小心沾上,更容易受到传染。许多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在人少的地方吐痰就没有什么害处。实际上,痰液中的致病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致病微生物蒸发到空气中,同样使健康人染病的机会增多。

中国是“礼仪之邦”,市民的言行举止是城市的窗口,于细微处显文明,须从点点滴滴做起。不随地吐痰,传递文明举止,尊重环境、尊重社会,最终我们居住的城市会反馈给你一个更加美丽和谐的家。

3、不占道经营

文明解读: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公共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占道经营者和居民的利益冲突不断升级,其经营行为的弊端日益显现。

占道经营食摊点卫生质量不达标,产生的垃圾随意乱丢,严重影响市民的健康和环境卫生。在城区,越是人流量大、车流量多的地方,流动摊点聚集的越多。行人因为摊点占道堵塞而小心侧身移步,车辆因为摊点占道堵塞排成长龙,这些现象摊主们往往视而不见、不挪不移。本该洁净、亮丽、畅通的城市道路,一经这些各式各样的摊点占用后,就犹如白净的衣服溅上了点点污渍,使城市的文明程度大打折扣。

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应树立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改变购物和饮食习惯,自觉进商店购物,到室内进餐,使违章占道经营者失去市场,让城市街道成为清新亮丽的风景线。

4、不乱扔垃圾

文明解读:垃圾如得不到及时清理,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乱扔垃圾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损害城市形象,还会危害到人体健康、人身安全。

乱扔垃圾看似小事,实则不然。事实上,乱扔垃圾不仅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不少人对“公民健康权”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维护和爱惜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层面上,而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和维护社会的整体公共健康权利却往往被忽视。因此,每一个市民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倡导良好风尚,改掉乱扔垃圾的陋习,加强自律就在举手之间,让我们共同改善家庭小环境,营造城市大环境。

5、不破坏花草树木

文明解读:如今外出旅游和休闲散步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区或生态区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不仅损坏了景观、影响了环境,也给后来参观的人们留下遗憾。在踏入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美丽景象中,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激、小心绕过,讲文明、欣赏美。

文明是个人道德行为的体现,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创建和谐社会,文明出行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每个公民都应参与其中,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当我们踏足祖国的大好河山之时,不要忘了回望一下我们的手中、身后和脚下,看看是否做到了“带走的只是照片,留下的只是脚印”。

6、不剩饭不剩菜

文明解读: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先。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是中华民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在餐饮消费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铺张浪费,据统计,中国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每个人都熟知这首诗,但很少做到知行合一。广大市民只有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文明消费意识,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在餐厅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才能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让自己真正成为文明新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7、公共座椅不躺卧

文明解读:公共场所椅子是供游客走累了短暂歇息的,可现在常常有人躺在条椅上睡大觉,不仅霸占公共资源,给其他需要休息的游客带来不便,不雅的姿态也会让人感到不快,给周边风景抹上了不和谐的一笔,破坏了景观的优美。

公共设施、公共场所是公民共享的资源,我们要多为别人考虑、多替别人着想、多注意自己的举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己受惠的同时也要方便他人。

8、公共场所不喧哗不吸烟

文明解读:公共场所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大声喧哗不仅有失自己的风度,也影响了身边的人;在公共场所吸烟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尊重,据统计: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至少含有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吸入肺部后,通过血液循环对人体器官造成危害。

也许对有些人而言,大声喧哗或吸烟是一种多年的习惯难以改正,但不论是哪一种,都会影响到公共场所的形象,为了城市的和谐与宁静,为了清新的空气和环境,我们要自觉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喧哗、不吸烟的良好习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传递文明!

9、行人车辆不闯红灯

文明解读:如今“汽车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我们的城市虽然不大,但机动车保有量却是逐年上升,这不仅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也让交通陋习带来的安全隐患变得越来越普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看似只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已经触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常常造成交通堵塞,扰乱交通秩序。车辆闯红灯更是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引发交通事故,害人害己。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市民素质的重要体现。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市民一定要摒弃交通陋习,做到文明出行、文明驾驶。

10、车辆不乱停乱放

文明解读:如今小区不文明停车行为也越来越常见,有的居民就将车停在小区单元楼门前,不便于居民进出;有的车辆‘横行’其中,挤占小区公共空间;更有甚者,直接将车停到草坪上,导致绿地破坏严重。不仅如此,许多司机抱着侥幸的心里,大胆的把车停在市区主要街道两旁,有些车辆随意停在人行道上,将盲道完全占压,扰乱了交通秩序,让城市文明程度大打折扣。

文明交通体现于细节,规范停车展现出风貌,为了让他人和自己能够享有畅通便利的交通,从我做起,做到车停人停,文明不停;车走人走,文明传递。

11、自觉排队不插队

文明解读:秩序是一种规则,谦让是一种美德。在忙碌中,自觉排队、先下后上已成为很多人的良好习惯,但社会上仍有少数人不顾别人的反对,该排队时不排队、蛮横无理喜欢插队,既有损个人形象,又侵犯他人利益,与树立城市文明新风的大环境背道而驰。

良好的社会秩序,温馨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在自觉排队这个“小”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小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多一些秩序意识,少一些“借口”和理由,用自己的文明行动去影响身边人,让文明的种子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使城市充满温情。

12、遛狗不脱手粪便不离地

文明解读: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饲养宠物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规范市民养狗行为,很多城市开展了不文明遛狗整治行动,重点在居民小区及周边、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加大对“遛狗要牵绳,宠物粪便要及时清理”规定的宣传力度,对不牵绳遛狗或狗绳超过2米长的,要及时制止,对违反规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只恐吓他人、驱使犬只伤害他人的,由公安机关处警告、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及时清除宠物粪便污染环境的,由城管部门责令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予罚款。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宠物的粪便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很容易滋生细菌,影响人的健康。

美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少市民希望,养狗的人能够文明遛狗,最好随身带着铲子、塑料袋等物品,如果宠物狗在小区里“方便”,应及时清理干净,这样也可以减轻环卫工人一些负担。对于养狗者而言,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遵德守礼,文明养狗,说小了关系着邻里和睦,说大了关系着城市文明。换位思考,假设是我们自己,走路时踩上了狗粪,心里有多窝火。没有不合格的宠物,只有不合格的主人,推己及人,多点文明意识,我们的社会就会多点和谐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91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