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教育局局长冯国平给家长朋友的几点
给学生家长的几点建议
冯国平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出自《三字经》的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它的意思是说,为人父母既然生育了孩子,就应该好好教导,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孩子上学了,老师也应该从严教育,不能敷衍塞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的结果,学校与家庭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摇篮。
从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讲,我感到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理念不够科学,方法也不尽得当。这次《景德镇教育》向我约稿,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结合自己当家长,当老师,当教育管理者的体会,和家长们聊聊如何教育孩子这个话题。一孔之见,仅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做好孩子的表率。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中起着关键的奠基作用。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教育特色,那就是格外强调家传家教,十分重视养子教子。要知道,孩子出生后,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哪怕这种教育是有意和无意、自觉和不自觉的。家长都会以自身的言行,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不停的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之大。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在勤勉上进、好学知礼、善良感恩等方面给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传导正面能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自己做不到,反而要求孩子做到,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就要勤奋工作;要求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要言行端正等等。我还建议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传导负面信息,譬如当着孩子面谈论社会阴暗现象,更不能去肯定这些现象。孩子辨识能力低,最好能在纯净的环境下成长。我们有的家长将打麻将作为娱乐方式,但请不要在孩子学习时玩。也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应酬在外喝酒,但也不能经常醉醺醺的回家。
第二,承认孩子的差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写到:“无如望子成龙,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这段话也可以说是当下家长普遍心态的写照。望子成龙的期望没错,但一定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承认,人的禀赋、能力、性格、意志是有差异的。一个人的成功,勤奋是极其重要的,但勤奋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勤奋和禀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可能使一个人取得成功。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的家长不愿意承认和面对一个事实:我的孩子是平凡的。于是,给孩子学习的各种施压随之而来,请家教、上补习班、搞题海战术等等,更有甚者连孩子参与适当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都被禁止。其结果不仅事与愿违,而且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对适合自己未来道路的选择。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作为家长,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分析自己的孩子,恰如其分的提出学业成绩要求,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业道路。我不赞成“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果然如此,这支军队就不成其为军队。社会总存在也需要分工,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人才,就如俗话所说的“行行出状元”。更何况我们的社会已更加的开放和包容。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职业岗位上,只要取得成就,就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每个孩子的禀赋能力不同,特长兴趣也不同,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优点,并实事求是的帮助自己的孩子选择符合其特点的成长道路。形象的说,搞数学研究,聂卫平不如陈景润,要说下围棋,则陈景润不如聂卫平。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习考试能力稍弱,那学习一门技艺,将来成为能工巧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们的家长应该心平气和地承认孩子存在的差异,要看到这种差异不会影响孩子的成功,只是这种成功表现在哪一个方面和领域而已。不要不顾实际的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也不要用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督促孩子,否则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胆小自卑。其实,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或潜在的特点,如果家长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特点,帮助和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就能让孩子在这种正确的选择中取得成功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和孩子拥有共同的话题。孩子的价值观、知识面和兴趣点与我们成人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有的家长与孩子沟通困难,和孩子坐在一起,除了寒暖咸淡似乎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大多是家长与孩子缺乏共同的话题。家长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就没有与家长交流的欲望。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旦看不顺眼,就横加指责,孩子也往往对应地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和行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家长应该在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对哪些话题比较热衷。比如,孩子喜欢读哪些小说,喜欢看哪些电影,喜欢听哪些音乐。对此,家长也不妨涉猎一下。和孩子交流时,可以双方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为话题,植入家长想传导给孩子的教育。这样的方式,孩子感兴趣、易接收;话题的框架大,小说、电影、音乐足以涵盖人生哲理、道德品行、艺术修养等诸多问题。同时,孩子还会从这种交流中,感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对自己的理解。即使是家长认为孩子热衷痴迷的事情不合理,也不要简单地批评责备,而是要认真分析原因,正确的做出引导,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收批评,改正错误。著名作家王小波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讲过一个事例,对我们应该有所启发。他有个外甥痴迷电脑游戏,父母批评甚至打骂都无效果。王小波用了一个办法。他和外甥约定,选定一款新的游戏,各自训练一个星期后开始比赛。比赛结果,王小波赢了。这个时候,他告诉自己的外甥,我之所以能够赢你,是因为我学过计算机编程,知道每一款游戏编程的大致规律。你看,即使玩游戏也必须首先把书读好。王小波的话,使外甥幡然醒悟,从此刻苦读书,最后考上了一所知名的大学。
第四,陪伴孩子成长。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能够如此,是因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变化,哪怕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家长都能及时掌握。我们家长应特别注意对孩子陪伴,陪伴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有的家长,耽于无效的社交有时间,陪孩子却没时间;我们还有的家长,埋头顾及工作或生意,对孩子的成长却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