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瓷都之父东晋赵慨nbsp新中国

景德镇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不能忘却。仅以此文纪念堪称古今瓷都之父的两位赵公——赵慨,赵渊。

赵慨(公元-?)字叔朋,河北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晋朝官吏,景德镇瓷器师祖。赵慨早年在扬州会稽郡(今绍兴、上虞、慈溪、余姚一带)为官,因不趋炎附势,疾恶如仇,得罪上司和僚属,遭奸臣所害,降职贬官,来到江州鄱阳郡新平镇(景德镇前身)隐居。在会稽为官时了解和掌握了越窑制瓷技艺,对新平镇陶瓷的胎釉配制、成形和焙烧等工艺作一系列重大改革,以提高当地制瓷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对推动新平镇烧造制品由陶器阶段进人瓷器阶段起重要作用,受到后人尊敬爱戴,称为“制瓷师主”。据《浮梁县志》载,赵慨“道通神秘,法济生灵……镇民多陶,悉资神佑。”明洪熙年间(年-年),少监张善开始祭祀佑陶之神,在景德镇镇内御窑厂建起了一座“师主庙”,后又称“佑陶灵祠”,尊赵慨为“师主”、“佑陶之神”,明人詹珊作《师主庙记》。

赵渊,山西昔阳人。-年,任景德镇市第一任市委书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由于政绩卓著,带领景德镇人民长期奋斗,奠定下景德镇现代城市基业,被称为“现代景德镇之父”!

一位网友在《赵渊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卓越贡献》一文发帖说:记得第一次知道赵渊这个人,是在80年代中期,听红星瓷厂一位年就入党的正直、朴实的老工人说的,自进城以来他一直从事装坯、满窑工种。老人说:“赵渊这个人是个好官!50年代末,红星瓷厂搞技术革新时,赵渊带领工作组进厂蹲点3个月,他们来了后,下车间、进窑炉,天天跟我们坯房佬同吃同住,没有一点架子。”原景德镇市人事局副局长吴泉生曾对笔者说过:当时他在红星瓷厂工作,赵渊书记到厂里蹲点抓陶瓷机械化和柴窑改煤窑两项重大改革,与工人一起搞革新,吃与工人一道吃,睡也在厂里,一连数月不回家,带领工人们攻艰克难。终于完成了对景德镇陶瓷和中国陶瓷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项重大改革。

景德镇成为世界陶瓷科研与教育的中心。有两件事要特别提到:一是面对窑柴的难以为继,赵渊亲自抓了柴窑改煤窑烧瓷,取代了沿袭千年的柴窑烧瓷历史。这是近代爱国实业家杜重远等人一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大问题。二是开展陶瓷成型的机械化研制,改变了千百年来景德镇手工制坯的历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一人的产量可以达到过去的十人。这两件事当时很多人都说搞不成,但却在赵渊领导下获得成功。这在景德镇陶瓷制造历史上是重要的转折,从此景德镇精美的瓷器就可以大量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对中国陶瓷工业影响是深远的。在赵渊同志领导景德镇时期,拓展了陶瓷新领域。建筑陶瓷、电瓷从无到有发展起来,高科技陶瓷也开始进行研究。同时,建立景德镇陶瓷馆,展示、整理、研究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脉络;成立景德镇陶瓷美术杂志,以宣传、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

赵渊同志在景德镇还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用瓷,满足少数民族的需求。增强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对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起到重要作用。年至年两次组织完整配套的人员支援西藏建设瓷厂,有个别工友长眠在进藏途中。体现了汉族支援藏族、汉藏一家的精神。在国际上同波兰、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进行陶瓷技术合作、专家互访、技术培训等交流活动。支援越南、朝鲜、蒙古办瓷厂,接受这些国家多批员工来景培训。通过接受国家下达的中德、中保技术合作任务,对景德镇千余年的制瓷技术进行系统的科学总结和纪录,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保加利亚提供陶瓷技术资料及实物资料。

为了激励陶瓷艺人,肯定他们的成就,表彰他们的贡献,在赵渊为首的中共市委领导下,于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〇年分两批授予35名身怀绝技的艺人为陶瓷美术家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同时授予一批陶瓷艺人设计师、设计员职称。这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是多么不简单的一件事,也是景德镇先于国家二十年为陶瓷艺人进行授誉,国家直到一九七九年才设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艺人绘制的陶瓷艺术品,如王步的青花、毕渊明的老虎、余文襄的雪景、曾山东的雕塑、赵惠明的仕女、章鉴的瓷像、段茂发的古彩成为藏家梦寐以求的藏品。他们的作品价位在市场上节节攀升,制造了一个个价逾黄金的纪录。外地藏家来到景德镇,他们首问的是这些陶瓷美术家作品。这些陶瓷美术家的确是开拓出前人未有的瓷画艺术的新境界,有些是现在和以后难以超越的。

在赵渊同志的领导下,还成立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组建了市陶瓷研究所,以后又成立江西省陶瓷学校。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陶瓷艺人如王大凡、刘雨岑、张志汤、王步、徐天梅、王晓帆、余翰青、段茂发、章鉴、魏荣生、张松茂、龚耀庭等被选调院校、研究所执教、搞科研。这些在旧社会饱经沧桑的红店佬,从来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的待遇,他们心情无比愉悦,以感恩的心忘我地工作着。红店派与学院派互相学习,共同促进陶瓷科技教育工作。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气魄至今传为佳话。至今,这些院所为国内外培养了数万人才,这些人才无疑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的中坚力量。

经过十余年的奋斗,景德镇建立了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体系。景德镇在当时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在国内陶瓷业雄居霸主地位,在世界陶瓷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气势一直冲高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郭沫若1965年访问瓷都,满怀激情地即兴赋诗《访景德镇》一首。后在《郭沫若游历诗选》出版时修改为:“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景都。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珍愈拱璧明愈镜。画比荆关字比苏。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在前驱。后来居上数东洋,夺取万邦瓷市场。年进美金七千万,数愈赤县十番强。花纹形式求新颖,供应需求费较量。国际水平应超越,发扬光烈莫徜徉。”瓷业兴,百业兴。其它行业和各项社会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昔日的草鞋码头已发展成为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笔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察过南昌、上海、厦门等地人民衣食住行生活状况,景德镇人民的生活与之比较不相上下。

赵渊领导景德镇的时代无疑是景德镇千百年来气势最恢弘、业绩最辉煌的时代。几十年过去了,赵渊同志的功绩仍然铭记在人们心中。人们在比较中更加热爱和崇敬这位无私的、卓越的共产党的“督陶官”。每当我们看到唐英研究会出了研究成果,陶瓷工业园主干道被命名为唐英大道,媒体经常宣传和介绍唐英时,我不禁叹道:唐英怎比得上赵渊,值得如此反复宣传?为什么要厚古薄今?从服务的性质上来说,唐英是为少数的统治者制造贡品,以供之享乐;赵渊带领人民发展陶瓷业则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国家谋利益。

(文章来源于网络)

?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白殿疯用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25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