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重镇。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年5月20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10月,“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式代表中国申报联合国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历史溯源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明、清以后,珠山御厂的设立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致使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景德镇由此成为"五方杂处"、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的陶瓷大都会,为瓷业习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瓷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1、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2、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3、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4、画青花:俗称"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5、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总的来讲,景德镇的瓷器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可割舍的民族瑰宝,它既有巨大的历史价值、考古意义,又具有极高社会经济价值,对于拉动景德镇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于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保护好、传承好景德镇的制瓷艺术都是十分必要的。图片来源:网络版权说明: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上一篇文章: 约不八月十五,中秋月,故乡圆团圆夜, 下一篇文章: 瓷都公安在行动我市治安部门开展清查整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