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根金条购入,转身捐故宫,一周吃肉不超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736.html
金钱最大的价值不是实现自我的随心所欲,而是让它能够承担责任,能够做到此地步者,少之又少。当我走进大英博物馆中参观,便会发现摆放着不少中国国宝,这些国宝无疑记录着当年那些被欺辱被轻视的日子。国力微弱,英法联军一举攻入清朝首都北京,在圆明园肆意掠夺,能带走的都被带走了,不能带走的便被一把大火烧尽,这场大火足足燃烧了三天三夜,似乎在为逝去的国宝而悲鸣。即使是到了如今,国家极力收复这些在战争中流落在外的国宝,但也仍有不少国宝散落在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未能收回。但是与此同时,也不乏私人卖家将其捐赠出来,他们不计较名利不计算得失,只为国宝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孙瀛洲便是其中一员,向故宫捐献了价值上百亿的古董,可谓是一代英雄。

01古玩店老板发家

孙瀛洲,著名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年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很早就出去打工,为生计奔波,很少有人能想到,当时那个不起眼的穷小子后来居然能成为一代名人。孙瀛洲十五岁那一年就进了京城打工,他先后在“同春永”“宝聚斋”等文玩店做学徒,也开始了自己鉴赏文物的第一课,孙瀛洲在这些古董店刻苦学习,很快就积累了不少文玩知识。年少的这些积累为孙瀛洲未来开店积累了经验,十八年后,自觉时机成熟的孙瀛洲在京城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古董店“敦华斋”,孙瀛洲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多年经验,很快便在京城站稳脚跟,成为京城最大的古董店,生意十分昌盛。在当时孙瀛洲古董店日销售额达到上万件,孙瀛洲不得不请了上百个学徒来支撑店面,当时孙瀛洲赚的金条可都是论箱算的,由此可见孙瀛洲生意之火爆。虽然可以称得上日进斗金,但孙瀛洲却在家庭用度上极其“小气”,更是规定全家一周只能吃一次肉,而且不能超过二两,与之相对的是,遇见自己喜欢的文物却愿意一掷千金将其买下,这时完全看不出孙瀛洲的吝啬。孙瀛洲不仅在鉴赏文物方面极其敏锐,更是刻苦认真,创造出自己的一套路子,在永宣青花还没普及,同行大多不认识它的时候,孙瀛洲就已经自学从造型、用料、花样等研究了个透彻。对于古董的认真更是促使孙瀛洲到景德镇亲自考察窑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仿制的永乐等瓷器里的青花斑点深入骨髓,外表上与真正的古董几乎一模一样,他所仿制的瓷器也被人尊称为“孙窑”。孙瀛洲似乎天生便在古玩上有着天赋,明明并非专业出身,而是在古玩店靠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的他,却偏偏有着和考古学一样的研究方法,这无疑让李辉柄吃惊不已,孙瀛洲甚至后来成为用类型方法对比明清瓷器的开创者,为后世提供了不少经验。

02捐献文物,随便拿

做着古董生意的孙瀛洲却在建国后做了一笔“亏本生意”,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年,孙瀛洲在深思熟虑过后,选择将自己的文物全数捐出,他一次性捐出的文物数量近四千件,价值高达三百多万,而孙瀛洲分文不要,只是要保护人员随意自取。当时的孙瀛洲格外珍惜他的古董,在敦华斋专门开辟一个屋子存放这些文物,一般朋友都不能进去看,只有真正懂行,得到孙先生认可的人才能进去看看。在孙瀛洲的孩子孙洪琦的眼中,这无疑是一个神秘的屋子,在捐献前,孙瀛洲才决定让全家都瞧一瞧,当时还小的孙洪琦只是觉得一眨眼,这些宝贝就都不见了。当时主持捐赠的是孙瀛洲的弟子李辉柄,李辉柄来到孙瀛洲家清点的时候,孙瀛洲曾毫不吝啬地说,那么看上了就随便拿,看不上的我就留着,可谓大气。李辉柄也亲自清点包装这些文物,后共收集到家具、瓷器、雕像等多种类型的文物,仅仅瓷器一样数量就达到了两千多件,其中一级文物更是不少,这里面还有着如今故宫镇馆之宝之一,一对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据孙瀛洲的后人所说,这对三秋杯是花了40根金条重金购入的,如此豪举,可以窥得孙瀛洲对于古董的热爱之万一。对于这样的壮举,故宫无疑是感激无比的,在孙瀛洲晚年,故宫专门邀请孙瀛洲去故宫帮忙鉴赏文物,这时候不免会接触到自己当年捐出的文物,孙瀛洲也不免幽默地来一句“这是本公司的文物”。孙瀛洲将文物尽数捐出,直到去世,也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展出孙瀛洲捐出的三秋杯的时候,孙瀛洲的孩子孙洪琦前来参观的时候,也不过是骑车来的,这可让其他人大吃一惊。

03结语

作为一个商人,孙瀛洲却能不计较钱财得失,选择无偿将文物捐献,这无疑是高尚的,不知多少人可以做到,可见,爱国面前无有职业年龄之分,只有无私的奉献和人们的赞叹。国家面前,没有可以比拟的,捐出文物不仅仅是其中代表的金钱多少,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证明,一个国家气节的表现,而孙先生此举保护了国家珍宝,延续了国家文化,他是无疑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4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