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点补断点破难点江西助力中小企

启动线上招聘、畅通物流“微循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在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江西围绕“通”字做文章,创新举措破解制约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的“堵点”“断点”“难点”,让生产线加快动起来,让市场加快活起来。   疏通人流物流“堵点”   “多亏了线上招聘,让我足不出户就找到了工作。”正在南昌市新建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的喻强妹高兴地说。   此前,迟迟未接到复工电话,她通过线上网络招聘平台,看到江西阿尔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招聘仓库管理员职位,随即应聘。   面试后,企业很快就帮喻强妹办好了入职手续。“现在企业要赶订单,急需招聘员工。”企业相关负责人王慧慧说。   疫情特殊时期,为解决企业用工难,2月下旬以来江西全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多场次,帮助企业招聘员工76万人。   复工复产,既要人员通畅,也要物流通畅。目前,全省陆续恢复开行赣欧班列、中欧货运航线,稳定铁海联运、长江水运“天天班”;全省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正常运行,农村公路所有硬隔断清理到位。   景德镇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种猪培育养殖企业,疫情初期,饲料进货不畅一度让企业感到焦虑。如今,物流通了,饲料、营养添加剂和疫苗陆续从省外运进来了,公司负责人李干南说:“有信心完成今年10万头种猪的预期目标!”   接通产业链“断点”   近日,一支由计量质量、熔炼和电解等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攻关小组从江西铜业集团奔赴上游一家粗炼厂商,帮助该企业打通技术障碍,转产阳极铜。   此前,江铜阳极铜原料只有自产和进口两大方式。国内能够生产符合贵冶高标准要求阳极铜的生产商少之又少。受疫情影响,阳极铜进口愈发困难。   产业链几近中断,怎么办?江铜决定依托自身先进技术优势,引导有实力的粗炼厂商转产阳极铜,进一步拓展阳极铜国内供应市场。   除了鼓励“以强扶弱”,龙头企业带头补链,在江西,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举措、协同发力接上“断点”,确保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发展不中断。   在赣江新区,当地海关依托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指导企业“不见面”办理各类手续,并实行“7×24小时”通关,助力电商货物快速流转、快速派送。   得益于此,富港电子(南昌)有限公司45.7吨加工贸易边角废料通过网上拍卖顺利成交。而在2月份,南昌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日均出区单量超年日均单量1.1倍。   “要通过政府帮助,企业互助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内外贸整体配套才能接通产业链。”江西省工信厅厅长杨贵平说。   缓解融资降本难点   “多亏银行送来的‘及时雨’,让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赶订单。”拿到银行延期还贷批复后,江西力得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国终于放心了。   去年3月,这家企业在银行贷款万元用于扩大生产,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了解到企业困境,江西省工商银行宜丰支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办理贷款延期审批手续,并办理下调贷款利率申请业务。   融资难是中小微企业的“老大难”。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江西及时出台金融“战疫情、稳增长”15条措施,为企业送去“源头活水”。   据江西省金融监管局统计,截至2月末,江西各项贷款余额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6.42%,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7%。   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江西着力在企业成本上“做减法”。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阶段性免征社保费……江西各地各部门正在全面落实国家系列减税降费和省内以“稳增长20条”为统领的“1+N”减负政策体系,帮助企业渡难关。     南昌市龙然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纸盒生产企业。“公司20多人,每天固定开销3万多元,社保费政策这一项每月就能节省1万多元。”公司负责人陈永棋说,省下的这笔钱,用来提高伙食和防护标准,现在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38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