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保德城
你去过几个
林遮峪遗址
保德县城南35公里林遮峪乡林遮峪村南米墩儿梁
该地背山面水,地势平坦,遗址长米,宽米,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从断崖观测文化层厚0.5---1米,器形有鬲、罐等,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为次。年在此遗址内清理出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了30多件青铜器,有铜鼎、铜爵等随葬品。为商代代表性器物。
金峰寺
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的牙前塔村。
这里深谷幽静,山峰巍峨,佛寺依山面水,规模宏大。
寺庙始建于金代,清康熙年间郡庠生袁变募金重修,乾隆九年、咸丰七年又先后扩建维修,成为东西中三院并列的建筑群。
东院创建最早为主寺。山门、献殿、千佛殿、大堆宝殿由前向后座落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各原有配殿6间,现仅存西配殿,东配殿全部折毁。
山门,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顶,斗拱5铺作,单抄单下昂(五踩)补间1朵。内梁题字“大清乾隆十年二月二十八卯时上梁大吉重修南殿一座”。
南殿面阔3间,进深4架椽,硬山顶,施“一斗二升”斗拱。东壁题字“大清咸丰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开笔大吉丹青张柱茂长元八月十五日助工完旦”。
大雄宝殿面阔3间,8.54米。进深4架椽,7.32米。台基用红砂石砌筑,高1.27米。柱头斗拱4铺作,单抄,耍头平出,补间斗拱各1朵。明间用45°斜拱。整个斗拱用材硕大,风格古朴,保留了金代形制。
梁架结构为4架梁对前后搭牵,无穿插枋。
西院有窑洞3间。上作楼阁,东西配房6间。年以来,楼阁折修为教室,配房折修为伙房。中院原有戏台和后殿,均被牙前塔完小折毁。
金峰寺又名水驮寺。明隆庆年间寺院洪水侵袭,能法和尚券金主持在中院内砌米的长涵洞一条。为纪念这工程改为水驮寺,后复其原名。
康熙年间,寺院有殿堂屋宇间,僧众近百人之多,成为保德最大寺庙。
飞龙山公园
公园位于保德县城东,地理坐标东经°19′40″-°56′30″、北纬38°39′8″-39°6′56″,面积0公顷。公园紧临黄河,依山势、自然地形规划建设,是年以来通过大搞造林绿化、建设景区景点而形成的新造林地公园。主要林木有油松、杨树、侧柏、山杨还有绣线菊、沙棘、柠条等灌丛。
飞龙山公园景观有莲花山主峰北坡的龙山野趣,庙山北坡余公顷油松林的松海听涛,树高17.30米的千年古槐,5株古柏,从古槐树分叉处长出榆树的“槐抱榆”,还有枣林映翠、野花漫步、果花烂漫等森林景观。
飞龙山山体陡峭壁立,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出奇形异象的山石景观,主要有飞来石、悬钟石、浮石坡、佛洞、莲花峰、骏马饮水、响水聩等山石景观20余处。站在飞龙山上远眺,向东可见雄伟的天桥水电站屹立在滔滔黄河之上,向西可欣赏长河落日的旖旎风光。由于地处黄河岸边,独特的区域气候造就了飞龙祥云、山岚雾霭等特色鲜明的天象景观。
钓鱼台位于黄河之滨的山西省西北部保德县西部杨家湾镇,距保德县城8公里,这里面临黄河,背靠大山,近临沿黄(河)旅游公路,是我国古代著名爱国将领明代五省总督陈奇瑜于明崇祯十七年(年)耗巨资开凿的一处大型园林式石窟。这里“轻鲦出水、白鸥矫翼,水石清幽、地势险峻”,是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是黄河上唯一叫钓鱼台的旅游景点。景点主要有陈奇瑜总督的书房同哥馆和大型佛教活动区佛祖阁、潮音阁、藏经洞、古韵轩、吕祖祠等,此外还有古水井、古渡口和嵌有“天险雄辟”的古关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上”之险。
石窟区悬崖总长米,总面积八万平米。石窟前有水域面积50亩的玉玹湖。这里还有黄河中游现存的唯一黄河古纤夫栈道,山顶有占地八十万平米的春秋古城遗址“林涛寨”,此外还有晋西北名刹关帝庙和魁星阁和钓鱼台宾馆。
钓鱼台
钓鱼台也是红色旅游景点,许光达大将、彭绍辉司令员曾在这里多次指挥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曾多次和盘踞在陕西的-部队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年许光达将军的女儿许玲玲去世后就安葬在这里,现有纪念石碑。
钓鱼台前的湖心岛上是以陈奇瑜的字命名的正学亭、景区周边是艺术围墙、以及钓鱼台广场、健身场、网球场、山门、游泳池、划船、养鱼池和玉玹湖。设备先进的钓鱼台宾馆将随时为你提供各种有益健康的时尚服务。
你可从县城乘船顺河而下,健步登石窟,静心拜佛祖,亲近古遗产,泛舟玉玹湖,披蓑执钓杆,品尝田园风,享受古文化,感受好传统。
钓鱼台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战略意义,它可以把山西沿黄河旅游景点串成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北可接偏关县老牛湾、河曲县娘娘滩,南连兴县蔡家崖、临县碛口镇,东接五寨县荷叶坪、宁武县汾河源、五台县五台山,西连陕西府州城、神木二郎山、伊旗成吉思汗陵,因而是忻(州)、吕(梁)、榆(林)、鄂(尔多斯)的后花园,晋陕峡谷的旅游点。
山西省天桥水力发电厂
位于黄河中游河口镇以下KM,上距水利部万家寨水利枢纽95KM,下距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两县城8KM,是黄河北干流上第一座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试验性径流水电站。电厂以发电为主,兼有排凌、排沙、排污等多种效能,在山西电网中承担着重要的调峰、调频任务。
电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变晋陕老区贫穷、干旱、低产的落后面貌,于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的。年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年8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总投资1.69亿元。电厂装有4台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MW,设计年发电量6.07亿kw.h。天桥枢纽主要由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发电厂房、泄洪闸、岛上重力坝和右岸土坝等五部分组成。坝高42m,坝长.1m,设计库容0.66亿m3,正常水头18m,最大水头20.2m。电厂共有出线8回,其中KV4回,35KV4回。发电量按山西、陕西两省各半的原则分配。现有职工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
康熙枣园
以清康熙皇帝的名字而命名。相传康熙第三次亲征葛尔丹渡黄河路过此地,曾品尝过这里的红枣,从此保德油枣便成为了贡品。该园总面积约2.07公顷,长约4.37公里,宽约米。整个园区规划细分为八个功能小区,分别为门户服务区、红枣大观园、红枣加工区、御园养生区、民俗商贸区、沿河休闲区、林间活动区和生态采摘区。这里依山傍水,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北与保德商代林遮峪遗址、保德故城、天桥水电站和河曲、偏关相通,南与兴县、临县及碛口古镇相通,河对岸与陕西省府谷、神木、榆林相通,构成晋、陕、蒙金三角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围绕核心市场太原市、忻州市、吕梁市、朔州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陕西的榆林市。
康熙枣园将打造四个谷:黄河养生谷、黄河康乐谷、黄河农谷、黄河文化谷。盘活一期,提升枣文化元素、枣养生业态;业态:美食、购物、黄河养生客栈、养生馆、枣文化博物馆馆等。创造另外一条带动农民致富的途径,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黄河水车、黄河文化长廊、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演出。此外:山地休闲运动项目、登山、攀岩、拓展运动类,山地露营。康熙枣园保德黄河旅游带旅游开发前景非常看好。
井油山
?
高地棱
高地棱是位于保德义门镇海拔最高的绿化森林,那里四季如春,那里很早以前有狼,野鸡,野兔,各种小鸟等等。现在那些动物大部分已消失;保德偏远山村之路家村位于其山脚下,这里至今都保持着农耕时代
贺家山
贺家山海拔米,面积达90平方公里,山大沟深,地广人稀,贺家山有林地面积达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各种树种达50多种,野生动物达2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达16种,一级保护动物2种。
《我的家乡在保德》作者:张剑飞
生活在保德,看惯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听惯了地瘠民贫的走西口,你是否觉得家乡的历史不够厚重,这片土地就是如此普通?那我就要说你“不识庐山真面目”了。翻开保德的历史,仔细考究这片热土,你会发现,保德的山山水水都是有故事的,家乡保德实在是惹人爱的!
保德县地处黄河腹地,而中华文明源于黄河,这注定了这片土地的神奇。林遮峪古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灰烬、舂米的石臼都显示了这片土地的古老文明早已存在。当记载人文始祖的文明出现,大禹治水便在这里有了深深的印记,河曲保德交界一过便有禹庙,顺南而下有记载人工疏浚痕迹的天桥峡,明代徐霞客游历天桥峡时对此地景观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境内特产的禹粮石(一种中药,相传为禹治水积粮所化)也记载着这段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统治者就意识到这里襟山带河的地理优势,认定这里必然会成为一个军事重地,故在此设林涛寨,因此保德古称林涛。“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历史积淀的深厚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保德铜贝的出土震惊了学界,被认为是金属货币的鼻祖,这说明保德在殷商时期就有了活跃的商业活动;南面的尹山,州志中明确记载曾为商汤重臣伊尹流落此地的寓所,因而得名;年城内村出土的古墓内有螺纹陶器,被认定为是战国古墓;偏桥村有一段夯土长城遗址,被鉴定为北齐长城;天桥村旧称牧司城,曾是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戍守边疆的地方;保德境内曾有两个具有初始城市属性的遗址,一个是距离县城不远的故城遗址,一个是距离桥头不远的白家庄遗址,县志主编陈秉荣先生考证认为这应该是西汉历史中记载的宣武和武车两县的治所遗址……
造物主钟爱过的保德,不但文明久远,而且资源富集。被学界珍视的保德红土在保德极为常见,是村里家家户户泥炉子的首选材料,后来成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后,保德的水泥便因此独特的品质行销晋陕蒙等地。更为神奇的是,红土中蕴藏着不少史前的动植物化石,保德已被生物学界认定为三趾马化石的故乡。
保德煤炭储量大,更为神奇的是扒楼沟的石燕集中了古海洋生物的初始风貌,不仅富集种类繁多,而且成为治疗孕妇难产的神奇药物。这里的煤炭发热量高,几乎集中了优质动力煤的所有特点。
保德的高岭土分布较广,品质高,因而诞生了本地的几个“瓷村”,扒楼沟、铁匠铺、陈家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陈家梁生产的白瓷产品品质不逊于瓷都景德镇。
保德的铁矿和硫矿多合并出现,因而出现了不少带“炉”字的村子,前扒炉、老君炉、炉子沟便是代表,因而也形成了炼铁和炼硫磺的初始环境。铁器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先进生产力,唐代的铁匠铺村便成了樊梨花征西时的兵器打造供应地之一。炼铁的过程是复杂的,但也在逐年的技术成熟中形成了世界上独创的“打铁花”手艺,这是现代烟花出现前最具危险性、最有技术含量、最精彩炫目的民间火器表演。
许多人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偏僻的保德难以置身其间,但谁能想到许多历史事件的漩涡就在保德附近,许多历史人物就在我们的周边诞生。宋代的赵宁一家,因十代五百余口人和睦相处,名噪一时,其居住地被皇帝命名为“义门”并流传至今。北宋名将杨业祖籍火山,火山村现归属河曲县,但过去曾是保德的辖区,因此说杨业是保德人并不过分。杨业之妻是杨家将演义中的老太君折赛花,而折赛花就出自府谷折氏一族,死后就葬在州志记述的保德折窝村。相传井油山原叫杨家山,是杨六郎延昭的训马场,而保德被拆毁的河神庙中供奉的却是杨四郎。州志中记载的杨业之孙杨文广娶妻慕容氏,就是后来小说中的穆桂英,就出生在州南慕塔村,民间演绎的杨家将、杨门女将就诞生在这块热土上。
明代是保德进士出现最多的时代,五省总督陈奇瑜、学者王邵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保德义合都的画匠王顺、胡良因为画技高超,被推荐进京绘太庙,后王顺受到明成祖的夸奖,并用其设计图案绣龙袍以资纪念。明亡清初,葛尔丹叛乱,康熙第三次亲征,路线正好途经保德和府谷,并在保德年延、州城旅居两日,免粮十八石的事实就发生在康家滩。后来的黄河贡鱼——石花鲤鱼身价不菲也源于此次进贡,刘家畔人便有了御赐的黄马褂,并由此缔造了不少超级水手,王一扑等通河老叟名震黄河古道。当时的保德人姜橚(吏部左侍郎)正是康熙最看重的两江最高监考官,承担着为国选贤的重担。顺治七年,大同叛乱,保德州守备牛化麟响应,当时吴三桂曾来保德平叛,但屡遭挫折,后来南刘家焉竟留存有吴三桂的疑冢一座。
说到民国时的走西口,大多人是为了找一条活路,这其中保德的甘草商就出了不少,马家滩马财主、王家滩王蕊、陈家梁陈徐保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王蕊祖孙三代建成的黄石崖大桥,被民间广泛铭记;陈徐保在天津码头经商,被英商会赠匾“名震中西”,其发迹后所建家院是典型的晋商大院代表,至今被人们观瞻和敬仰。河曲保德人是走西口的主力军,一路往返便有了保德民歌,当民歌《那是个谁》被人们广泛吟唱的时候,勇敢直白直抒胸臆的歌词展现的就是保德人炽热的个性情怀。
抗战时保德是革命老区,许光达和彭绍辉大将曾在康家滩欣院指挥作战,选址二郎庙的晋绥二中曾培养出许多军事人才。
看惯了母亲河的流淌,你还认为晋陕峡谷内的历史文化不够厚重吗?当你想象着那些金戈铁马的历史风云人物,回忆着历史的缔造者和参与者,你还觉得他们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吗?保德,我永远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自古就不缺乏人文的滋养,天桥电站、钓台遐想、黄河枣川、象鼻神奇、楼沟石燕、三山林场,哪一处风景不令人挂肚牵肠!保德,我可爱的家乡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wh/1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