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景德镇窑陶瓷工艺顺治时期与康熙时期
清代景德镇窑名扬天下,其烧造的瓷器也是独步天下,技艺精湛。顺治时期与康熙时期是陶瓷工艺发展的潜力时期,尤其是康熙时期的艺术造诣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紫色百合香与您介绍大清顺治时期与康熙时期陶瓷的特点,使您深入了解最为全面的收藏知识。
一、清代景德镇窑-背景介绍
清代,景德镇窑是全国制瓷中心的地位仍然坚不可摧。根据相关统计,当时的制瓷工匠大约有20多万人。
官窑方面,从帝王到皇后、贵族、朝廷重臣等皆有专门的窑烧造瓷器。
民窑方面,虽然烧造的瓷器技艺总体不如官窑,但是在此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些器物的精致程度甚至可以与官窑相媲美。
二、清代景德镇窑陶瓷-顺治时期
清代顺治时期,历史较为短暂,传世器物不是很多,瓷器造型多为碗、盘、瓶、炉之类的实用器物。其中碗较深,盘较浅。胎骨厚重,口沿部多为一圈酱色。青白色釉,青花色泽较为灰暗。纹饰图案布局繁满,多为一些云龙纹、花卉纹、人物纹、洞石纹等。
三、清代景德镇窑陶瓷-康熙时期
清代康熙时期,瓷器的发展有着惊人的艺术成就。
首先,瓷器造型就富有独创性,如早期的碗类器物多为敞口碗和直口碗等,而中期多折腰碗,晚期又出现了盖碗。
瓶类器物的造型最为丰富,如棒槌瓶、天球瓶、荸荠瓶、美人肩、葫芦瓶、蒜头瓶、扁瓶、梅瓶等。
尊类器物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如凤尾尊、太白尊、马蹄尊、萝卜尊、观音尊等。
此外,按照青铜器仿制的花觚、宗教器物贲巴壶、帽筒、将军罐等也独具韵味。
其次,瓷器上的纹饰图案也体现了康熙一朝独特的特色,如著名的耕织图就是在历史的时代背景下而产生的特色纹饰。
双犄牡丹纹、冰纹梅花、十二月花皆为康熙一朝的典型纹饰。此时人物纹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如刀马人,多表现顽强的战斗场面。
戏曲故事题材的纹饰也十分受欢迎,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
用长篇诗文作纹饰也是别具一格,如《兰亭序》、《出师表》、《滕王阁序》等耳熟能详的诗文。
锦地开光在康熙一朝的使用也非常普遍。康熙晚期,各种庆贺祝寿的纹饰也是铺天盖地,如福禄寿三星、八仙祝寿等。
再次,康熙时期的瓷器品种也让人大开眼界,如青花瓷的发展为今后雍正时期和乾隆时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康熙红釉瓷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郎窑红”,颜色十分鲜艳,有着宝石红的美赞。
古彩瓷器,又称之为“硬彩”,它是康熙时期非常重要的瓷器品种。康熙古彩是继承明代五彩瓷器的技法而发展起来的,并且深浅层次变化优于明代五彩。
此外,康熙豇豆红釉、洒蓝釉、天青釉、黄釉等艺术造诣极高。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tw/1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