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历史研究2

典藏拍讯:顶尖古玩艺术品拍卖信息平台,为高端收藏人士提供最新资讯!

以下资料为典藏拍讯色釉整理发布,请同行转载注明出处,谢谢配合!

十大瓷厂的前世今身——(二)

乔生图·文

《十大瓷厂的前世今生》之一是因为老茂的的一篇景德镇日用瓷没落归咎于地理位置引起的。其实我关于十大瓷厂的感慨远远不止于此。我们今天的人们对于十大瓷厂,仅仅停留在那么大的十个厂怎么就一下子全倒闭了。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哀伤。

我们诉说历史,一定要更了解更远更远的历史,搞清楚,再把他串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结论。是哪里出问题了?将来又会出什么问题?这就是研究历史辩证法。

景德镇近百年之路,是非常坎坷的,命运多舛的。今天的景德镇和上个世纪上半叶相比,今天的景德镇可是太平盛世。可是,这几界市领导班子没有很好利用改革红利的这三十年时间,实在是可惜,这是后话。

景德镇是都昌人的码头,那么,都昌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移民景德镇呢。历史文献没有很详细的记载。都昌人来景德镇是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的军队中有很多都昌人,据章武讲景德镇紧邻的鄱阳(现在划归景德镇)丽阳,哪里发现了窑址属于军窑。因为发现的陶瓷几乎都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器型,说明是极有可能是用于军队的陶瓷。我父亲他曾考察过,那就是朱元璋和陈友亮大战鄱阳湖十八年时生产的。陈友亮的军队主要就是鄱阳湖周围的人,而都昌人居多,尤其是和陈友亮一样陈姓的为主力。这就是散居在都昌的义门陈一族。义门陈是中国一个传奇的大姓氏族,从宋朝开始八百年不分家,是中国的乌托邦。朱元璋打败陈友亮以后,面对义门陈大姓,怕他们重新造反,便一道命令,支解义门陈。普通陈姓便流散全国各地,一部分陈姓俘虏军便被带到景德镇,然后就在丽阳做军瓷。这就是景德镇最早的都昌人。明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又正是郑和七下西洋时候,国家的盛世和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大大地促进景德镇陶瓷的发展。资本工业的发展和自由市场必须有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国家不是制定者,行会是制定者,商会是监督者,国家不过是维护者。景德镇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仅仅二百来年,就击败了中国其他产瓷区,并达到世界高峰,至今在某些方面我们自己都无法超越她,这就是清三代——景德镇官窑和民窑。

一个地区的资本工业发展,本地资源只是始作俑者,而不是决定者。景德镇的瓷土丰富不是绝对因素,安徽祁门有着优质瓷土,九江星子瓷土更加丰富,还有余干。这些地方都有古窑,可却没有成为景德镇。为什么景德镇成为制瓷的代名词,成为瓷都,那就是都昌人在景德镇首次建立了帮会和行会。浮梁本地制瓷人因为他们没有制瓷游戏规则,最后结果凄惨退出制瓷市场,只有供源材料而已卖卖瓷土罢了。

这就是说游戏规则比资源更重要。只有有游戏规则,百年老店才会延续,生命才会接力。(这有点像今天的日本,没有资源,有道,有规则,照应可以执牛耳)景德镇的老字号在当时的中国可能是最多的地方之一。在江西是第一。当时各省驻景德镇商会有多个,比九江多个少了一点点。可景德镇是在山区腹地呀。可惜,那些商会到现在就只有湖北会馆还保存着,在庞家下弄。其他都在解放后给陆陆续续拆掉了,因为他们都是封建黑帮的象征。这是其他话题了。

(湖北会馆)

可是太平天国起兵作乱,从九江一直杀到景德镇。一把火烧掉了御窑。因为他们信“天主教”,在景德镇还杀和尚烧庙宇,无恶不作,景德镇陶瓷生产销售一落千丈。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李中堂李鸿章还划拨三十万两白银恢复御窑厂。可自甲午战争以后,景德镇随着国运风光不在了。

可是景德镇行会,商会还在,游戏规则依然还在,苦,大家都苦,可生活还要继续。再苦,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有了游戏规则,就不会出现“人吃人”的乱象。这就是景德镇行会在关键的时候起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景德镇还算平稳度过了军阀战争时期,国内国共第一次争,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战争。这都是五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发生的这么多次的战争。官窑早就没有用了,珠山八友当时严格来讲就是现在咱们所说的“景漂”,他们有一些人不太会画景德镇正真的本土陶瓷,即图案陶瓷,他们把国画技艺用在陶瓷绘画上,开创了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先河。据说,只有一两个生活还算过得过去,其他的吃饭都成问题。

在当时战争的情况之下,哪有什么人买艺术品。景德镇就靠日用瓷维系。举两个案列。一是我爷爷,他年出生,是赤脚讨饭从都昌来到景德镇的,没有任何背景。到五十年代初,红旗瓷厂九车间是我家的,五间楼有一个大瓷行,红光瓷厂有一个大坯房。我父亲经常讲,爷爷靠的就是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他没有读过一天书,那有什么经营之道,只有两个宝,一是吃苦,二是诚信;第二个就是渣玉顺。他在民国之初,20世纪佳缘20年代从德国进口洋彩,降低景德镇粉彩成本而发财,成为景德镇三尊大佛之一。他当时盖的大楼是当时景德镇最豪华的洋楼,现在成了景德镇保护的对象。就是中山南路,江家弄口。现在为陶瓷贸易公司。

在那个年代,基本没有奸商。陶瓷这东西不是大米,更不是国家战略物质。在战争时期,只能生产日用瓷,利润非常微薄。当时的景德镇交通非常落后,好不容易有一条皖赣铁路,也在抗日战争时期给炸掉了。唯一的出口就是昌江。可是,昌江出口到鄱阳,周围可是日本鬼子占领区呀,我爷爷有一船瓷器准备运到鹰潭去卖,可在路(水上)上给日本鬼子轰炸一空,又是讨饭回到景德镇,一家人靠野菜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因为诚信,客户一有生意还是找爷爷做,爷爷又爬了起来。景德镇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全国第一的陶瓷生产水平,多么不容易。

象我爷爷那样的陶瓷业主在景德镇至少也有几千个。就是他们在严格遵守还行会的游戏规则下,把景德镇给支撑住了,一直到49年景德镇解放。

千年的景德镇应该从这个时期开始从新划分了。那就是一个旧的千年景德镇彻底结束了,一个新的景德镇开始了。

景德镇运转几百年的行帮,行会,商会的一切游戏规则都结束了。今天的景德镇绝对不是以前的景德镇,我们的陶瓷文化彻底改变了。非遗72工序严格来讲不是我们的陶瓷文化核心。因为我们的行规没有了,我们的行会没有了,我们的帮规没有了,帮会也没有了。帮会商会的头头都成了黑帮头头,五十年代初一下子就枪毙二十个。可能有人说我们有工会。可我们的工会不是市场经济下的工会,在此也就不多说了。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景德镇公私合营开始了。一个席卷全国的公私合营运动开始了。景德镇的百年老字号一个也不剩了。当时政府把景德镇有特色企业,作坊归类,生产碗碟的组成一个厂,如光明瓷厂,红旗瓷厂;生产陈设瓷又归类一个厂,如艺术瓷厂。这就是十大瓷厂的真正的前身。开始的十大瓷厂私人大股东还担任副厂长这一路职务,对于十大瓷厂的过度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厂长或书记都是不懂技术的官方代表,这个时候的公私合营还有私人的利益所在,有动力工厂才会正常运转。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国家在极左的情况之下又打乱一切过去的协议,私人没有了股分了,私人财产一切充公,分的红还得吐回去,因为社会主义要消灭一切剥削。

计划经济,在人类的长河中,时间可谓一瞬间,都是实验品,最后几乎是失败的产品。七十年代末,只二十来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在计划下就要漰溃了,(国家已经承认那时的经济状况,农民饿的没有饭吃才偷偷分田到户)八十年代初国家不得已又容许私营经济。所谓的改革开放就是计划经济实在是走不通了,又得从新走老路,即市场经济。景德镇的十大瓷厂本来不过就是一个巨大的泥菩萨,人为组合的,有着严重的基因缺陷,在市场经济大大河中,不坍塌才怪呢。现在还有很多景德镇人怀念十大瓷厂,真的是不懂国家历史和经济。中国如果还实行计划经济,十大瓷厂还在经营,中国和朝鲜又有什么区别呢。改革开放后,景德镇十大瓷厂经济为什么反而越来越不行。景德镇繁荣昌盛本来是随着国运起伏的,可是最近改革三十年景德镇却没有得到其福利,反而是下降的如此惨烈。这真是一个悖论。

我在前一篇中说了我个人的观点。如今想想,不是很深刻。可是这也不是我文章的要说的。这就是一个牵涉体制的问题。许爱民前几任的景德镇领导几乎都是救火队,都在理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许上任之后这些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他要解决的应该是日用瓷生产的问题,可是他把城市建设和扩建当成首要问题,因为那是政绩。景德镇是变样了,是扩大了,是高楼林立了,可这些和景德镇核心产业陶瓷没有半毛关系。这和中国所有的市长几乎都一样。这就是今天的他给景德镇造成的现状。投资新都,锦绣昌南,中国陶瓷城,国贸二三期等等。这些陶瓷大市场整体都不行。当时政府下文件,中国陶瓷城是唯一的陶瓷大市场。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官商结合的勾当。政府没有把陶瓷人有限的资金引进投入到陶瓷制造业中,而是诱惑他们进入到房地产泡沫中。这和景德镇陶瓷历史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就好像一架大飞机,没有强劲的引擎,这飞机不从天空中载下来才怪呢。书记市长都自己争当大师,把景德镇引向奢侈陶瓷之路。可是这个奢侈陶瓷泡沫太多,景德镇大师泡沫的破裂他们两人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还有苏荣。

景德镇十大瓷厂从建立到倒闭,景德镇陶瓷人从倒闭的十大瓷厂空手出来再到从新创业再到赚了一点点血汗钱,又被陶瓷大市场洗劫一空;陶瓷大师批发出售(苏荣),这些不负责任官员无不在挖空景德镇千年大厦。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半个世纪以来,景德镇每十年,都要遭受自己的父母官的破坏。每一次破坏需要十年,甚至半个世纪来修复这些深深的伤口。

景德镇陶瓷什么时候可以完全地复兴,景德镇人指望市领导是没用的,因为他们流动性太强。政府其实应该是一个监督和执法机构,景德镇必须重新建立一个“有权有势”又没行政权力的行会、商会,用行会管行业,这是新的出路。这个行会可能不和解放前的一模一样,这就得看有智慧领导的人出现。这要等多少年,至少十年,二十年甚至......景德镇陶瓷人真的等不起。

《景德镇陶瓷》杂志——至今已成立42年,世界各大博物馆均有订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现征集年瓷博会特刊,由乔生图片社代理。联系-《景德镇陶瓷》是在景德镇拥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放期刊出版许可证的三家之一,刊登的资料会录入国家数据库

《八骏图》——乔生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ly/14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