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都昌人,就没有景德镇瓷业的辉煌
苏轼诗云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缘起
都昌县地处鄱阳湖畔,三面滨湖,“地势平衍,水多于山,土痔民众,水患连年”。都昌“东乡地少人多,特别是三都、六都、九都、十都更苦”。虽然论其地势尚不及都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浮梁,但是都昌距景德镇仅百里路水陆均可到达。“若走陆路,循漳田渡,经油墩街、田坂街,可以朝发夕至,都来景德镇找生活”。明代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给都昌贫苦农民提供了到景德镇谋生、发迹的机会和途径,诱惑都昌人大批的涌入景德镇。
初到景德镇的都昌人,除少数富商外,大多都是破产的农民,以卖苦力为生。有手艺的就在景德镇做手艺,比如木匠、桶匠、泥工和裁缝等。没手艺的,他们就推车、挑担、撑船。景德镇的东、西、北河,都昌人的船帮也就是古南帮无所不至。他们为景德镇装瓷土,运窑柴,并把精美的瓷器送出都阳湖。还有的干小商小贩,卖鱼卖虾。不过,都昌人梦寐以求的还是挤身于陶瓷业。但是,自古以来,景德镇瓷业的各行各业,都是世代相传的。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只传子不传女,外乡人就更难插足了,根据史料记载,“都昌人旅景业陶,最早有两批。第一批未站住脚,被本地人挤掉了。第二批从干白土等劳力活动起,才站住了脚。
有分析认为:都昌人之所以能掌握制瓷技术并且在制瓷业占支配地位。是因为明初都昌人就因军窑而立足景德镇瓷业。这为都昌人在参与瓷业的交量中比其它各县人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明代时期景德镇就有军窑,军窑的服役者就是住在景德镇的军匠,军匠隶属于饶州千户所。军匠属卫籍,明代军籍世袭。”而明初的时候,浮梁的驻军就是于光部,主要由都昌人组成。
形成
都昌人在明代掌握制瓷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努力,几乎垄断了制瓷关键技术,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并且在景德镇取得了极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清代以后都昌人在景德镇出现人数多、势力大、行业广等显著特征。
由于行业分工细,因此,同是陶瓷行业,却有着众多的分工,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村庄,甚至不同宗族的人们,这些人往往垄断着景德镇制瓷行业中的某一行技术,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一个行帮体系。景德镇的陶瓷行帮虽然很多,但都分别属于掌握景德镇经济命脉的主要三大帮系:即都帮、徽帮和杂帮。这些帮系以地缘关系组合而成,分别把持和控制全镇工商各业。
都昌帮的成员是以众多的在景德镇从事陶瓷业生产的都昌人组成。控制了整个烧窑业和圆器业,对景德镇的制瓷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垄断。景德镇的主要商业,被徽帮所经营,还垄断了金融业。除此之外的琢器业、红店以及与瓷业有关的大小服务行业,则均由都、徽二帮之外的人所经营,这些人被统称为杂帮。杂帮主要包括抚州帮、南昌帮、丰城帮、吉安帮、奉新帮、饶州帮、安仁帮以及各地旅镇瓷商帮等。在杂帮内,以抚州帮、丰城、新建等籍的琢器帮为大帮。
三大行帮构成了整个景德镇的瓷业社会。官府在加强景德镇城市社会的控制之时,城市公共领域的事务管理逐渐让位于这三大行帮组织,景德镇城市社会己经牢牢地被这三大帮给控制了。
支柱
都昌人主要经营的是砌窑、满窑、烧窑和圆器业。都昌人不仅垄断了烧窑业,且很多窑户同时拥有几座窑。其次,民国初年,“景德镇的富户就按资产多少分为“三尊大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都昌人占据比例较高。如景德镇商会会长陈仲西拥有三座柴窑,“三尊大佛”之首的余旺青有四座,“四大金刚”之首的冯承就也有三座。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当时都昌窑户经济势力非常的雄厚。
解放前,旅镇都昌人在景德镇经营的圆器行业的很多。一为做坯户,二为烧做两行的瓷户,所产品种可分脱胎灰可器、二白釉、四大器、满尺、冬青等。就其具形而言,又分正德器、和合器、金钟器、马蹄器、玉替器、锅边器、深折边器、浅折边器、庆口器、罗汉器、铜罗器、先花器、石榴器、法口器、灰可器等,具形各异,五花八门。
在景德镇,都昌帮在其地位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数众多,财力雄厚,势力强大。都昌人从明代起烧柴窑,到清代,柴窑几乎全由都昌人垄断。都昌人在景德镇制瓷业中地位较高,占支配地位。
《景德镇陶歌》云:“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十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反映出当时很多的都昌人在景德镇从事瓷业。因为当时的景德镇乃是有名的“十八省码头”。在这样的情况下景德镇的每个角落竟可以听得到都昌口音。而且都昌话还通用于景德镇。可见当时景德镇的都昌人可谓是不计其数。建国初,据统计,景德镇有都昌籍人10万余人,而年,景德镇人口仅9万余人,都昌籍人占景德镇人口的近10%。
都昌会馆不仅是都昌籍人旅居景德镇的产物,而且是景德镇最早建立的会馆。可见都昌人在客籍中最早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它位于旧金山坟头北侧,后改名金家街,现为风景路,通佛印湖莲花塘附近,有东、西、北三条流水会经会馆门前往下流。旧时讲求风水,人们认为都昌人在景德镇能够生存发展,是因为会馆的位置好。
可以说,没有都昌人,就没有景德镇瓷业的辉煌,在景德镇“无都不成市”的说法,一点都不为过!
往期更多精彩景德镇陶瓷雕塑创作体系的建立及历史沿革学会瓷器各部位的称呼,收藏入门的必修课!瓷器在家中摆放有讲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ly/1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