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景德镇城南美食忘不了的舌尖美
说起城南美食,眼镜饺子粑、六小冷粉、浙江路、豪德排档……可以说东南西北、酸甜苦辣应有尽有,满足每一位本地或外地人的口味需求,再加上近段时间具有主题特色的餐厅接连出现,这其中滋味令人难忘。
在城南美食中,有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美食,而有些现在仍然还未被大家挖掘。此次,本报带着大家走进城南美食,挖掘那些忘不了的舌尖美味。
老七全家福“七哥一品鸭”:还是那个味道
浙江路确实有不少餐饮酒店,口味不一。此次,本报向大家介绍老七全家福的特色菜“七哥一品鸭”。很多人肯定疑问,这道菜一没听过,二没尝过,怎么就是美食呢?
其实,这道“七个一品鸭”以前有个名字叫做“福禄寿酱鸭”,这在90年代的时候比较出名。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能够勾起当初的回忆及味道。
七哥一品鸭,乍看一下,其实与普通酱鸭无异,黑色的表皮,令人遐想这裹着的酱到底是何种口味?甜?咸?亦或是甜中带咸?
夹起一块,黑色的表皮一点儿也不肥,而表皮下的瘦肉显得十分扎实。闻一闻,是一股带着些许辣味的酱香。尝一口,首先刺激味蕾的便是这酱味,咬一口鸭肉,嫩滑爽口,既不柴又不烂,刚刚合适。混着酱吃,肉的爽嫩与酱的风味完美结合,独有一番风味。
除了七哥一品鸭,该店还推荐了蒜茸汉虾、手牵手、满汉大目鱼、胡椒片片鱼等多道特色菜,尤其是“手牵手”,令人印象深刻。为何叫“手牵手”?即鸡爪与猪脚的完美“牵手”。
这道菜有点辣,是该店新推出的菜,制作时间较长,但是猪肉与鸡爪十分入味,轻轻咬一口,肉中似乎有粘稠浓郁的汤汁蹦出,真的很美味!
据了解,该店的菜均由“七哥”本人刘国英创制,既有风味又具特色,喜欢的朋友不妨去尝尝。
麻石弄眼镜粑店:好吃的饺子粑在这里
麻石弄的眼镜粑店,以前号称戴家弄第一家。饺子粑是景德镇特色且常见的早点。各家有各家的口味,但是好吃的饺子粑屈指可数,眼镜饺子粑便是其中一家。
尝过眼镜饺子粑的市民应该都理解这个口味。两种馅儿,一个韭菜豆干馅儿一个萝卜丝虾皮馅儿,各有风味。皮薄馅儿多,正可以形容眼镜饺子粑。饺子粑端上来时,透过薄皮儿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韭菜、豆干、萝卜丝以及鲜红的辣椒末。它的个头儿比普通饺子粑稍大一些,里面不仅馅儿多,且汁水充沛。
轻咬一口韭菜豆干馅儿的饺子,饺子里流出汤汁,韭菜十分新鲜,饺子蒸得的时间合适,使韭菜不至于太熟太软且香气浓郁。而萝卜丝虾皮馅儿则相对较辣,汤汁可口,如果吃得太急,小心呛到。具体何种风味,大家去尝试便知。
麻石弄吴记牛骨粉:牛骨汤底、分量十足
吴记牛骨粉?这个鲜少有人尝过。但是,走在麻石弄上,问一问附近的店家,他们便可指出该店的位置。记者来到该店时已近上午10时,但店内依旧有不少市民。
吴记牛骨粉15块钱一碗。什么?贵了?刚开始,记者看见价位表时,也是十分吃惊,未免太高价了吧!可是,当老板娘将食物端上桌时才明白过来。桌上是一大碗粉以及一大碗牛骨。老板娘是鹰潭人,所用的粉是鹰潭的粉,光是粉条,尝起来很是爽滑。牛骨炖得很烂,轻轻松松能够吃完。
牛骨粉是不是真的是用牛骨所制的高汤?记者查看了其汤锅,用勺子一捞,一大勺牛骨便在其中。老板娘告诉记者,辣汤底是由牛骨熬制5个小时而成,而清汤底则是由猪肉熬制2个小时而来,一般来说,她都会在牛骨粉中添加两种汤底。
由于熬制的时间比较长,该店上午营业至中午12时,下午4时继续营业。
官庄豪德排档城: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城南地区,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本土餐饮小聚集地,那就是豪德排档。在这里,聚集了多家排档,如眼镜排档、胖子排档、爱华排档、燕子排档……
景德镇人爱在排档吃饭,尤其是大热天。休闲、惬意、不拘束。“老板,再给我来两个扎啤。”“老板,这里再来一份花蛤哦!”“女崽俚,再给我上一份这种饼咯”“给我来几份烧烤”“你们需要点歌吗?”……排档是一个人气很聚集的地方,同时又是一个随意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都像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儿女。
排档有什么吃的?都是景德镇人爱吃的!花蛤、炒粉、螺蛳、龙虾、凉皮……吃螺蛳的时候,轻轻一吸,螺蛳肉就被吸出来了,不太熟练的就用牙签。吃龙虾更是没有那么多顾虑,直接用手吃。在这里,大家可以尽兴划拳,可以畅所欲言,有些声音大到好远都能听得见。一些烧烤小吃的工作人员不断在过道上走动,询问是否需要烧烤……这些便是排档。有时候位置不够,直接现场铺设。
夏天晚上吃排档很舒服。露天凉快,冰啤一瓶接着一瓶,汗湿了就将衣服脱掉接着吃。在这里就算被辣得眼泪直流,擦擦鼻涕眼泪还要继续吃。
其实,城南美食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除了本土美食以外,浙江路的繁华带来了很多外地的或是创新的美食,这种美食的汇聚,风味的碰撞,令人难忘。
晚报记者许晓敏文/图
瓷都晚报,百姓需要。
欢迎添加本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