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景德镇的造物夫妻档,会追寻怎样的生活
知音和其弈,居住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附近的村子里,创作和生活都在那里,他们一直追寻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其弈在年创立工作室,知音在年加入其中,自此二人过着生活、工作一体化的日子,工作室就在卧室的隔壁。其弈觉得创作和生活是难以区分的。
由于之前居所的房东在房子的利用上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决定搬到村子里。搬家之前其弈提出了旅行提议,知音了解后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准备。
「去年时机刚好合适,山里的新家收拾得差不多了,工作室以前的工作也告一段落。」随后他们就开启了一场长达几万公里的旅行。
旅行的路线是边走边制定的,他们出发前只是明确了长江以南各省的方位以及大概的行进方向。
「路上感兴趣的地方会随机停留,像做宣纸的泾县小岭,我们一待就是20多天。在那儿碰到的人都朴实勤劳,比如『古檀山庄』的曹叔,从来没有读过书,身上却有一股儒雅的气息。从来没有出过大山却在家里开创了一番事业,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们获益良多。」
知音和其弈的爱情应该算是一见钟情。初次在景德镇偶遇就被对方的「特别」所吸引。又因为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很相似(他们的老家相距也就20分钟的车程)因而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隔阂。
知音说:「我们的合适决定了我们其实并没有为对方做很大的改变。我觉得没有大改变是爱情很好的状态。」「真正的爱情就是在合适的时候,遇到了状态合适的人。」其弈补充。
回归到景德镇的村子里,他们的生活状态安静、缓慢、不被打扰。其弈把更多精力用在创作陶器上,有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全天都在做陶。而有时一个星期都不碰陶泥。
知音的每天,大多是默默地打理两个人的日常起居。起床、买菜、做饭、拍照与日常琐碎。感觉好的时候会拿陶泥练练手。相比起其弈对陶的艺术热爱,知音更喜欢制作、发掘各种好吃的食物,在熟悉的环境里过安静的生活。
现在距离上一次远途旅行已经过去一年了。知音和其弈还专门为过去的旅行办了一场展览。名字很简单——「旅行一年」。
展览是他们旅行一年的总结,包括旅行中所创作的所有陶艺作品,以及民艺记录的分享。有实物的展示,也有图片和文字的展示。算是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他们这一年在路上的所感、所想、所做,也是给他们自己一年旅行的一个完美总结。
旅行中的所有作品都是深入各陶产区,在有限条件下利用当地泥巴、工具、窑火所制成的作品。因而也是在面对当地现有手工艺时有感而发的作品。
但「旅行一年」关于民艺记录的内容远不止陶艺,还有夏布、漆艺、手工纸、老裁缝、竹艺等等。这一路上学习的手艺让其弈更加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希望自己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日和手帖:日常生活中,白天会不会到山上或者野外走一走,做野火饭?在山中喝茶,感觉很棒。
其弈:上山游玩或在家发呆都是经常而不定期的事,就像是晚餐后的散步。虽然我们以做陶、卖陶生活,但我们从不接受预定工作,一切都随自己安排天气诱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放松。
知音:会的。天气好的时候会拎着自己做的茶器上山煮茶,也会把山里的植物带回家里用好看的器皿种下。
日和手帖:搬到村子里以后,你们每一天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其弈: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仍是同一个村和相对熟悉的人,只是更安静,也更稳定。创作的节奏会变更慢,会多花点时间在田间劳作上,会为自己种些粮食和蔬菜。
知音:而我也只是更享受这样的生活了。
日和手帖:对于未来的生活,你们有哪些期许和展望?
其弈:期许中的未来就是下一秒不断地到来,我们将会平凡地迎接,用心生活,用心创作,把创作过程中的快乐不断延续下去,成为ー辈子的事业。
知音: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创作上旅行也会变成一种常态。每年都能够有一段时间到外面去创作。
本文节选自日和手帖特集《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END-
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CONTACThiyorifoxmail.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