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造假高手全在这里
景德镇瓷器高仿作坊探秘
樊家井一家店铺的主妇利用看店闲暇在瓷坯上描画图案
过去从事这项工作的妇女被称为“画红女”,一个画红女的工钱可以养活三口人;她左边是仿古“海捞瓷”,后面是各式仿古瓷。知情人透露:高仿者刻苦钻研的程度不亚于老一辈科学家研究原子弹。一年只生产一定的数量,大量不符合标准的瓷器,找秘密的地方集中销毁或存放,绝不让外人看见。被选中的“精品”再进行传统的、现代化学的特殊做旧,待所有“手脚”做完后,便秘密售人。景德镇到底有多少仿制作旧瓷器流向社会呢?从目前樊家井巨大的规模来看,很难统计。
随着中国内地收藏热的兴起,景德镇再次成为仿古瓷器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在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依然是仿古瓷的主要出产地。景德镇樊家井是一个有余家作坊的“仿古瓷”根据地。其实这里是大路货批发基地,根本没什么悬念,连中级水平的仿品也很难寻到踪影。因为是“大路货”,所以一切都是公开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店铺门口,摆放着盛满泥浆水混合化学品的大小木盆,用来蚀褪瓷器浮光。屋内货架底下摆放着很多氢氟酸和高锰酸钾的瓶瓶罐罐,还有用来擦拭瓷器使其变得陈旧的稻草和草木灰等。近几年,随着元代瓷器的收藏热兴起,“至正”、“内府”、“赏赐”、“御用”、“枢府”、“大元国”等款识的各种色釉瓷器纷纷登场亮相。
与古代不同的是,现代瓷器的上釉(上)等工艺不同程度地借助了一些机械手段,所以釉层的薄厚、烧制出来的釉色与古代差别很大。
他们把工业化工原料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用氢氟酸、草酸、高锰酸钾、机油、沥青等作为去瓷器表面光泽的辅助材料,用泥土加胶糊于器表器里,将它装扮成出土器物。店主和伙计们不仅在光天化日之下为自己店里的瓷器做“手脚”,同时还承接客户送来的仿古瓷器做旧“加工”。在这条街上,随处可见墙上用石灰水和毛笔写的“为瓷器做旧”、“接老底”等招揽广告,并且地址、门牌和电话号码明示不讳,生意很是红火。
虽然手工绘画工艺与以前一样,但笔力和气韵还是很容易看出差别的。与樊家井“大路货”有明显区别的中级仿瓷,大多集中在凉山树、罗家坞、筲箕坞、莲花山庄等地区。在这些高仿队伍里,很多高仿大师都是从樊家井多年磨炼出来的,他们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便会关闭街面上的店铺,离开樊家井在自己家中作业。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同行窃取,更担心樊家井“大路货”影响了自己的品牌和价位。当他们积聚了雄厚的资金后,便专业研究古代瓷器的工艺和烧制方法,他们雇用优秀的拉坯师傅、画师、窑头和火工,采用传统的柴窑烧造。因为柴窑仿制品“到味”远胜过气窑无数倍,费用高昂、占用空间太大、烧造程序复杂,令很多小作坊望窑兴叹。
古代的瓷器全部都是用木材烧制,现在景德镇的瓷窑大都采用煤气或者天然气烧制瓷器,瓷器进出窑和瓷器在窑里的摆放方式也与古代完全不同。真正的景德镇高仿瓷的生产在哪里呢?我对樊家井、南河两岸的湖田、南山下、柳家湾、枫源、东河上游瑶里镇、曹家坂、内窑村、外窑村、栗树滩、方家山、窑岭、王家坞、寺前、江家下、象鼻山、风坑、南泊等地进行了数十天考察和访问。调查得知,景德镇近年来生产的高仿瓷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顶级高仿,二类为精品高仿瓷,三类为普通高仿瓷。大拍卖公司、高级古玩经纪人需要顶级高仿品;古玩商倒腾给收藏家或收藏机构的属于精品高仿瓷;博物馆和一些文物展览机构需要的就属于普通高仿瓷。这三类高仿瓷的制作成本和售价有很大差别。尤其前两类,有巨大的风险,一旦有问题就不是退回去那么简单。
近十年来,工艺品唐三彩市场渐渐饱和,文物收藏市场渐渐开放。景德镇的高仿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带着这些疑问,我想搞清楚景德镇真正的地下高仿工厂所使用的原料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高仿原料是使用景德镇本地所产原料吗?中低仿品瓷器,制瓷原料就根本无法和元、明、清时所用的原料挂上勾。年代景德镇年开采瓷土35万吨,到年只开采8.8万吨。大批瓷土矿和以瓷土矿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破产、倒闭,与瓷土配套的加工、制造型瓷厂普遍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现在景德镇制瓷原料主要靠广东、湖南、广西以及江西境内来供应,景德镇其实就是个有名无实、原料枯竭的“瓷都”。
让人家知道你有什么藏品给会员买家一个机会晒晒宝贝以藏会友交流交易交朋友“晒宝交易”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