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城商行步入经营困境

原标题:成都银行、大连银行、江苏银行为何都步入经营困境来源:《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刘照普南京报道最近几年,国内城商行的业务不断扩张、资产规模迅速做大,但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城商行资本金锐减,因此,通过股市募集资金来补充资本金就成了各大城商行的当务之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选择了成都银行、大连银行、江苏银行等三家不同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商行进行分析,这三家城商行均提出了IPO申请,其中江苏银行去年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目前正等待上市;成都银行IPO被中止审查;大连银行由于诸种原因不再提及IPO。《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年报及相关资料发现,这几年,三大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和业绩不断下滑,也不断曝出各种问题。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此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破产倒闭出现的呆坏账使得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及业绩不断下滑;同时,由于城商行是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地方政府主导投资规模和方向,其过度干预使得城商行风险不断累积和爆发、坏账累累。虽然城商行通过改制等手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但依然存在先天不足,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这些集中爆发的问题,反映了城商行的内控机制漏洞很大,并对这些城商行的IPO进程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成都银行:净利大幅下滑IPO被中止审查今年4月29日,成都银行公布的年年报显示,去年该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8.21亿元,同比减少7.31亿元,降幅高达20.58%;该行资产质量下滑较大,截至去年末,其不良贷款率为2.35%,较年末上升1.16个百分点;次级贷款较年末增长了约15.11亿元,达到22.35亿元;拨备覆盖率为.98%,接近监管红线。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成都银行在年报中分析称,因营业收入减少及营业支出增加。《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多方联系成都银行,欲了解更多详情,但是截至发稿,未得到相应回复。成都银行筹划上市之路坎坷。年6月,成都银行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并通过IPO相关议案。年4月,成都银行向证监会递交IPO申请等待审批。后来证监会暂停IPO审批期间,成都银行便转向香港寻求上市,形成“A+H”的资本路径,但未能成行。李春城案件引发的四川官场地震波及成都银行,一手推动该行上市的董事长、银行行长毛志刚落马,同时引发了银行高层震荡,这对上市工作造成了重大冲击。年6月30日,历经曲折和反复后,证监会网站在预披露栏目中公告了成都银行的上市招股说明书,该行终于赶上了第三波银行上市潮的“末班车”。据成都银行的招股书显示,该行发行规模不超过8亿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不超过40.5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75%,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处在“多事之秋”中的成都银行,今年4月又迎来了四川银监局的四张罚单。银监会在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㈡渶濂?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环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49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