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工业年第1期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

研究报告

究报告》

冷冻板参数对陶瓷浆料冷却速率影响的物理场仿真分析

王日双,陈桦,张耿,张宝愿,茹岚

(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摘要:针对陶瓷浆料在冷冻过程中冷却速率不同生成的孔径大小不同的问题,提出通过改变冷冻板的厚度和导温系数来改变浆料冷却速率,开展以下研究:利用COMSOL建立冷冻板和陶瓷浆料的瞬态传热仿真模型,确定合适的冷冻板厚度和导温系数。结果表明:增大冷冻板厚度或减小其导温系数均可增大陶瓷浆料的冷却速率。当冷冻板为不锈钢且厚度为40mm时,温度变化速率可达2℃/min;当厚度为60mm时,温度变化速率可达1℃/min。

关键词:COMSOL仿真;冷冻板;厚度;导温系数;冷却速率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基于角点检测的裂纹瓷图像拼接及裂纹重建

张卫正1,崔俊杰2,任建军2,张伟伟1,李灿林1

(1.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河南郑州;2.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摘要:对裂纹瓷表面的纹饰进行图像拼接,可更好地应用于纹理等外部特征的分析与瓷器鉴别。图像处理技术可实现快速、无损的陶瓷器检测与分析,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以具有裂纹釉的龙泉青瓷茶杯为研究对象,提取瓷器的多个侧面图像,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提取图像中的角点,然后进行图像配准和拼接,将多侧面图像拼接为完整图像;通过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及形态学细化处理,将裂纹进行三维显示,为裂纹的形态学展示和拓扑分析提供了支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裂纹瓷;Harris角点检测;图像拼接;裂纹重建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广州沙边窑出土窑具及瓷器化学组成研究

牛沛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广州)

摘要: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广州沙边窑出土的窑具、青釉、酱釉瓷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胎都使用了含铝较高的原料,窑具中杂质较多,而瓷胎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钾。瓷釉中的钙和钾含量相近,同为主要助熔剂,所以瓷釉多为钙碱釉。通过与西村窑同类型瓷器样品成分的比较,发现二者虽具有相似的制瓷工艺,但西村窑产品的胎、釉具有明显的高钠特征。

关键词:沙边窑;窑具;青釉瓷;酱釉瓷;成分分析;西村窑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自然流纹艺术釉的研制

王小芳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泉州)

摘要:利用德化陶瓷工业常用原料,采用正交与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釉料配方中黑泥、瓷石、长石、锆英粉的量以及釉层厚度、保温时间、烧成温度、干燥方法等因素对釉面流纹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釉料配方及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釉料组成是影响流纹釉效果的内在因素。当面釉中黑泥加入量为8%时,可使釉面在干燥时开裂;瓷石加入量为61%时,会具有合适的高温粘度,决定了流纹釉的产生;烧成制度与制备工艺对釉面效果起到调整作用。当烧成温度为℃、保温10min,底釉厚0.4mm—0.5mm、面釉厚0.8mm—1.0mm的条件下,制备的试样釉面效果最佳。

关键词:自然流纹艺术釉;釉料配方;工艺参数;双层釉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专题评述》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复合材料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

董博,余超,祝洪喜,丁军,邓承继,朱青友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摘要: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蠕变性能、抗热冲击性能、热学性能和抗化学侵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和国防军工等领域。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的服役环境恶劣,材料的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抗侵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影响其服役寿命的关键。本文针对如何提升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的服役性能,对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抗侵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优化工艺和技术原理进行了总结与归纳。目前,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性能优化的主要措施有:(1)合理选择原料的组分配比、颗粒级配、结合系统和烧结制度;(2)添加含Fe、Co、Ni或Cr等催化剂,促进硅粉的氮化和氮化硅晶须的生长;(3)添加烧结助剂或增强相,促进材料的烧结致密化或材料中高熔点第二相的生成。

关键词: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颗粒级配;制备工艺;氮化率;催化剂;烧结助剂;增强相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氮化硅陶瓷中压注塑成型技术(MPIM)研究及进展

李镔1,张伟儒2,3,韦中华1,王子诚2,陈波2

(1.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8;2.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山东淄博;3.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

摘要:首次采用中压注塑成型技术(MPIM)制得性能优良的氮化硅轴承球。研究了粘结剂配方、注塑成型、低缺陷排胶、气氛压力烧结等工艺参数对氮化硅轴承球致密度、力学性能、表面与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料固含量55.51%、注塑速率5cm/s、注塑温度90℃、注塑实际压力75bar、超临界CO2萃取+热脱脂两步法排胶等工艺过程有效控制了氮化硅坯体的缺陷,制得了生坯致密度58.7%、烧结密度3.26g/cm3、烧结致密度99.4%、抗弯强度MPa、无缺陷的氮化硅轴承球。MPIM是未来注塑成型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压注塑成型技术;氮化硅轴承球;低缺陷排胶;致密度;力学性能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中国铜红釉技术发展历程探索

刘君义,汪常明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南宁)

摘要:铜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的红色釉,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色格局。铜红釉在不同时代根据当时的技术发展出了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钧红、祭红、郞窑红等。本文根据铜红釉在各个时代不同的技术梳理其发展脉络,并对其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铜红釉;技术;发展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古代窑炉对古代陶瓷发展的影响

王金灿,吴清芳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摘要:我国古代窑炉经过了穴窑、馒头窑、龙窑、葫芦窑、阶级窑和蛋形窑等窑炉形制的发展转变,窑炉形制和结构的改进促进了窑炉烧成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我国同时期陶瓷的发展进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陶瓷艺术面貌。

关键词:古代窑炉;窑炉形制;陶瓷艺术

DOI:10./j.cnki.ztcg..01.

查看全文

《实用技术》

陶瓷岩板高温烧成装备的研究及应用

熊亮,荆海山,程希如,陶志坚

(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摘要:陶瓷岩板是近年来的热门产品。但因其面积大(规格尺寸大)、厚度范围宽,对窑内温差、冷却控制、传动走砖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此外,陶瓷岩板经高温烧结而成,能耗高。因此,节能也是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103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