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瓷都nbsp景德镇街头复活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是以非文字方式、艺术地记录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方式。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城市创意雕塑往往都与陶瓷有着紧密的联系,折射出景德镇人对这座城市和陶瓷艺术的深厚情感。在景德镇市中心人民广场的观景台上,有一组特别的青铜雕塑群——《瓷工颂》,艺术化地表现了古时瓷工的制瓷技艺和民俗风情,民间坯房、窑场中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在街头瞬间凝固,千年的制瓷文化在现代“复活”,把世界瓷都令人神往的人文景观展现在观者的面前。

作为饮誉世界的景德镇,从事陶瓷行业者可以说占人口的大多数,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艺生产体系。《瓷工颂》青铜组雕由著名雕塑家周国桢、张育贤、刘远长、唐自强、熊钢如、姚永康、陆军、徐波、高峰、曹春生等共同创作,将72道制瓷工序中最核心的炼泥、拉坯、画坯、施釉、烧窑等工序用西方雕塑的艺术手法生动表现出来,瓷事、瓷人担当着城市记录者的角色,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

《推瓷土》张育贤

毗邻景德镇的安徽祁门县也出产色泽纯净、质地细腻的瓷土,顺昌江水用船装运到景德镇贩卖。镇上有人专门开设“白土行”,是制瓷原料的销售商,他们把瓷土以现金交易或赊货的方式供货给各大作坊。

《揉泥》唐自强

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瓷工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瓷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高峰

将摞好的瓷泥摔掷在辘轳车的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借助工具拉制出圆器坯体。

《捧坯》陆军

做好的瓷器坯胎一定要使其干透,特别是冬天,但是用火烤或炭烘会使坯体干裂和去湿不匀。最好是有太阳的晴天,坯体搬出来晾晒,上可日晒下可通风,有利于均衡干燥。

《吹釉》刘远长

用一根六寸长的竹筒,一头蒙有细布,沾满釉浆后在另一端用力吹气使釉汁成雾状附着在坯胎上,次数要看所需的厚度而定,有的器物甚至多达十七八次。

《驮坯》姚永康

瓷坯从作坊送到画坊或窑场有专门的工人运输,左右两肩各托扛一块板子的叫驼坯工,他们脚步轻盈稳健,是景德镇特有的街头景观。

《装坯入匣》周国桢

瓷坯干燥后装入匣钵,称为装钵或装坯。坯体装入匣钵之前,要先在匣钵底上撒一层石英粉或稻谷壳灰、放置一块与坯脚相适应的渣饼,坯件与匣钵墙之间必须用刨花塞紧,防止倾倒或烧成变形,是装窑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满窑》曹春生

烧窑工把匣钵根据瓷釉的耐火要求以及成瓷标准用叠直竖放的排列顺序立好,中间还需留有焰火流通的空隙,这一道工序叫“满窑”。

《彩绘女工》熊钢如

景德镇的彩绘分工很细,一般来说绘画的人不填色,填色的人不绘画,而填色的技术比较复杂并且要求细致,所以妇女从事填色的比较多。

《茭草》徐波

瓷器运发之前要包装好,用茭草包成长形圆柱状,再用竹篾横扎在腰间,这样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搬运就很方便和安全了。

下周精彩

“红店”是景德镇解放前画瓷和售瓷场所,画瓷工称之为“红店佬”,画瓷称之为“画红”。“红店”文化源于元代,萌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景德镇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特色。下周北地艺术将为各位朋友讲述瓷都“红店”的历史故事。









































白癜风怎么看好
白癜风的治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xw/14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