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都德化窑世界的官窑

德化为中国四大古瓷都之一,时任总理李鹏曾题辞“德化名瓷,瓷国明珠”。德化陶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突起,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德化窑在外申明远扬。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磁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风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换了原有的金银厨具,乃至引发了当地仿造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潢……洁白如玉、精致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a),风行西方宫庭几百年,在西方成为名不虚传的官窑。

德化窑自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朝到达高峰,是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也奠定了德化窑在海外的基础。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清朝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朝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画深入,衣纹飘洒自若,并把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德化窑出口的磁器中不乏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希宗、林孝宗、陈伟、苏学金等一代大师创作的瓷雕作品,这些瓷雕作品题材十分广泛,造型丰富,形象传神,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纯净莹润的釉色和典雅可爱的形体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国际瓷坛上的明珠”,在当时即是无价之宝,被视若拱璧。还有一部分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满足顾客的喜好,德化瓷业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对磁器的造型、装潢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变革,设计创造出了符合审美特点、当地风俗习惯的外销瓷,传播甚广。像送子观音,与基督教的圣母玛丽娅几分契合,“其需用量之大几近到达惊人的程度”(上田恭辅《支那古陶瓷研究的引》)。如今,在英国、法国、俄罗斯、立陶宛、罗马尼亚、匈牙利、瑞典、葡萄牙、荷兰等国都能窥见德化日用器、玩具瓷、宗教瓷等大量白瓷。

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观世音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

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评价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称白瓷,颇滋润,但体极厚,间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民国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

清朝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间《福建通志》中,在记载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家何朝宗时,有以下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这样向众人介绍德化窑和德化磁器的制造进程: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

中国龙瓷.一家人柳州品牌营销中心

李总: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xs/4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