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

本期文章

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

青花瓷的由来

  景德镇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之一。产地为江西景德镇。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唐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

青花瓷百科

  青花瓷(blueandwhite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中国最具汉族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青花瓷制作工艺

  圆器制作,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成形工艺中的一类。它依靠陶车手工拉坯成粗形,进而利用陶范规整形制,是大量应用于日用瓷(杯盘碗碟)生产的一种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生产方式,手工圆器几乎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但是对于传统,具备一定的杀伤力。

  元代始将高岭土作为制瓷原料,在此之前,景德镇制瓷业一直仅以瓷石为原料。由于瓷石矿床的层位不同,质量有较大差异,上层瓷石因风化程度较好,质量上乘,而中下层瓷石的质量却很低劣,甚至不能单独制瓷。南宋以后,上层瓷石资源越来越稀少,景德镇瓷业面临危机。元代景德镇的瓷工们开始将高岭土用于制瓷业。他们把高岭土与藏量丰富的中下层瓷石搭配使用,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胎法,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繁荣。

青花瓷制作工序

  制坯,是指根据需要,将瓷原料制作成各种如碗、盘、壶、杯、瓶、缸等不同形状的坯件。制作青花瓷坯胎,有练泥、拉坯、印坯和修坯等步骤。

  在瓷器上画青花,对画瓷工的手艺要求极高。因为瓷器表面有弧度,并非平面,而且很光滑,要求下笔又稳又准,要画得赏心悦目是不容易的。其中画人物最为不易,形象、体态都要把握到位,且不能修改。

青花瓷制作工序

  瓷坯完成后是天然的土色,且表面发麻,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青花瓷成品表面光亮,这要归功于制瓷过程中的施釉工艺。釉是一种混合物,包含石英、长石等硅酸盐矿物,在高温下能够熔融,可以附着于胎体表面,冷却后形成结晶的玻璃状釉层。众所周知,瓷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抗水性,化学性质也很稳定,这都是釉层对其起到了保护作用。釉层的薄厚对成品质量有很大影响,釉层太薄,会使青花瓷的色调偏于暗淡,且易出现料刺、铁斑等缺陷;而釉层太厚,又会使图案模糊不清,且青花色调会偏向灰紫。因此,对绘制完青花的瓷器进行罩釉,是青花瓷生产的关键一环。

青花瓷制作工序

  烧造是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烧造的温度和气体氛围对瓷器釉层的颜色、光泽、表面形态等影响很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烧造是制瓷过程最终化腐朽为神奇的一步。入容烧制的步骤依次是装坯、满窑、烧密、开窑。

君赢陶瓷

手机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dezhenzx.com/jdzjt/10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